缩略图

以数据驱动优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路径探究

作者

郭淑颖

宁阳县第八中学 271400

引言

英语词汇属于语言学习的根基要素,是初中生增强综合语言能力的主要依据。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面推行数据驱动的理念,依靠教育活动当中积攒起来的大量数据资料,采用科学方法展开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深入挖掘,从而给教学决策给予精确的数据支持,促使教学步骤朝精细化和个性化方向推进。把这一理念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领域,既能给传统的教学形式带来一些新的改进,又能够在实际的词汇教学效果上做到明显的改善。

一、利用数据收集工具获取学生学习数据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当中,数据采集工具可以明显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精确把控水平,在线学习平台已然变成获取学情信息的关键渠道,在六年级下册 Unit 7“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教学环节里,教师利用该平台安排了词汇预习任务,包含单词朗读以及词义理解选择等项目,系统显示,有些学生提前一天花大概 20 分钟仔细地做朗读练习并做词义匹配题,可另一些学生则在上课前半小时匆忙预习,只花了不到 5 分钟就草草了事。从对学生预习阶段单词朗读准确性的整体分析来看,“panda”“tiger”等词汇的发音较为稳定,而“koala”的发音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课堂互动平台收集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教授本单元词汇的时候,教师用抢答器开展单词拼写竞赛,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参与次数以及答题准确率,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学生 A 共抢答 10 次,其中 8 次回答正确,学生 B 抢答 3 次,且无一答错,这些数字为教师全面评判学生预习成效及课堂投入情况给予了重要的参照。学习型应用可以准确记录用户在线学习的行为轨迹,拿鲁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7“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来说,当学生在平台里面查找“outgoing”“quiet”这些关键词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搜集他们的交互数据,经过统计分析之后发现,有些学生常常去那些关键词有关的页面,大概是因为他们在掌握这些概念的时候遇到了麻烦,而且,通过对学习频率分布展开深入探究得知,不同的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习行为,有的学生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复习,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喜欢分时段分散学习。

二、基于数据分析实施个性化教学

依靠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结果,教师就能做到个别化教学手段,去适应个人的不同需求,在针对鲁教版九年级 Unit2“Teenagers should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展开词汇教学的环节当中,依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来把他们分到不同的阶层,对于那些成绩好,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来说,比如学生 C,由于她以前对核心词汇已经很熟悉,而且有着很强的自己学习的能力,上课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并且在测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么教师就可以向她给予额外的学习资源,可以介绍一些有关时尚文化的英语阅读材料,引导她深入探寻那些专门用的专业词语,以此加强她的词汇积累量并使其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改善;而至于处于中间层面的学生,像学生 D 那样,尽管已经有一些基本知识底子,但仍旧需再进一步强化对单词的实际使用程度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教师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词汇应用活动,围绕“allow”“spend”等核心词开展造句练习、主题写作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生 E),其学习数据反映其词汇积累不够、课堂互动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为其制定个性化基础词汇提升方案,从音形义多方面入手,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理解,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专项辅导,力求精准突破。

三、依据数据制定精准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剖析,教师可构建更为贴合的教学计划,就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4“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词汇教学而言,通过系统性地考察学生成绩数据,传统讲授法在词汇记忆与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欠缺,相关研究显示,在神话故事语境下利用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时,学生的词汇掌握速率得以明显改善,当学生学习诸如“magic”“god”这些核心词汇时,如果仅仅采取机械背诵的形式,课堂小测验的平均成绩大概为 60% ,但是,一旦观看包含魔法与神祇要素的视频以后,这个分数就会大幅度增长到 80% ,为了改善教学成果,教师开始慢慢把视频资源融入进来,而且在后续课程里继续加入这种类型的材料,促使学生凭借情境加深对词汇意义的认识,如此一来,整体教学质量就有了显著的提升。根据学生成绩分析数据,老师就能准确计划教学速度,在单元词汇测验期间,“remind”一词使用出错屡屡出现,把“remind sb.do sth.”跟“remind sb.of sth.”弄混的情况格外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得适当调慢授课速度,专门设立一个专题课程彻底剖析“remind”的正确用法,依靠一些典型例句和练习,改善学生们的辨别能力,利用艾宾浩斯忘记曲线原理,在恰当的时候执行复习方案,做完有关单词的学习以后过了一周,安排一些带有词汇接龙,空白处填写等互动环节的有趣复习活动,让同学们加深记住这些东西,并且提高他们的长久记忆水平。

四、借助数据优化教学评价

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可以做到全面又客观的评价。以鲁教版六年级上册 Unit5“This is my sister.”词汇教学为例,教师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来改进传统的评价方式,除了常规的单元测试成绩之外,还加入学习过程数据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包含预习时长、课堂互动频率以及小组合作情况等等,有个叫 F 的学生单元测试得分是 80 分,不过从他的学习记录来看,每天都会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课堂上发言积极,抢答次数有 8 次之多,而且在组内讨论时还会主动帮助同伴理解新词的意思,按照这些数据,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优秀”,并且具体说明了优点,比如注意力集中,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则是规范书写。这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评价效能所起的重要作用。构建起融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对于优化教学效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这个单元的词汇教学部分,老师借助课堂即时检测和作业反馈展开形成性评价,第一次小测之后,学生 G的成绩是 70 分,他在这类核心家庭词汇,比如“brother”“sister”等方面的拼写显得比较弱,于是,老师就给学生G 安排了专门的复习计划,在第二次小测的时候,可以看到他的成绩明显提高到了 85 分,而终结性评价则依靠单元综合测试的数据,最后得出的总评分数是 88 分,这种多方面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做到有的放矢。

结束语

数据驱动给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革新带来新机遇和新考验,依靠智能终端搜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凭借大数据分析技术做到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规划,精确化的干预办法制订以及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创建,可以冲破传统词汇教学模式的固有束缚,进而改善教学效能,推动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如娴 . 以数据驱动优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路径探究 [J].华夏教师 ,2024,(17):117-119.D

[2] 何月慧 . 基于数据驱动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为例 [J].教育观察 ,2025,14(05):16-19+51.

[3] 马楠 . 大数据背景下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