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及检测探讨

作者

刘波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

1 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的类型

1.1 结构变形病害

在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可能会出现结构变形问题。例如,由于长期承受列车荷载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桥梁梁体可能会发生下挠现象。这种下挠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会改变桥梁的内力分布,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同时,桥墩也可能出现倾斜变形,这可能是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可能是地质条件变化、地下水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当桥墩倾斜后,会对桥梁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威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1.2 混凝土病害

混凝土是高速铁路桥梁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其病害问题较为常见。混凝土可能会出现裂缝,裂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温度变化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昼夜温差较大或季节交替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此外,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引发裂缝,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会导致体积收缩,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裂缝。还有,碱 - 骨料反应也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膨胀、开裂等现象。

1.3 防水层病害

高速铁路桥梁的防水层对于保护桥梁结构免受雨水、地下水等侵蚀至关重要。防水层可能会出现破损现象,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以及车轮与轨道的摩擦产生的冲击力,都可能对防水层造成损伤。另外,防水层的老化也是一个常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水层材料会逐渐失去弹性和防水性能,导致防水效果下降。一旦防水层出现病害,雨水等会渗透到桥梁结构内部,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的锈蚀,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1.4 伸缩缝病害

伸缩缝是为了适应桥梁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作用下的伸缩变形而设置的。在运营期,伸缩缝容易出现病害。伸缩缝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杂物、灰尘等进入伸缩缝后,会阻碍伸缩缝的正常伸缩功能,使桥梁结构在伸缩过程中产生额外的应力。同时,伸缩缝的橡胶条可能会老化、破损,导致防水性能下降,雨水会顺着伸缩缝渗透到桥梁结构内部,引发一系列病害问题。而且,伸缩缝的锚固系统也可能出现松动、破坏等情况,影响伸缩缝与桥梁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2 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检测技术的应用

2.1 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是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超声检测技术能够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通过向混凝土中发射超声波,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如传播速度、幅度等变化,来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裂缝、空洞等病害。例如,当超声波遇到裂缝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导致接收信号的幅度和传播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确定裂缝的位置和大致尺寸。另外,雷达检测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桥梁检测。它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桥梁结构进行扫描。对于桥梁的防水层、混凝土结构等进行检测时,雷达可以探测到防水层的破损位置以及混凝土内部的分层、缺陷等情况。雷达检测具有快速、高效、非接触等优点,能够在不破坏桥梁结构的前提下,对大面积的桥梁区域进行检测。

2.2 光纤传感检测技术

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在桥梁病害检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光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应变、温度等参数。例如,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对桥梁梁体的应变进行连续监测。当桥梁受到列车荷载等作用时,梁体的应变会发生变化,光纤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感知这些变化,并将信号传输到监测系统中。通过对应变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受力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出现结构变形病害。同时,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桥梁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在昼夜温差大或者季节交替时,通过监测温度变化,可以了解混凝土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而且,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为桥梁的长期健康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3 视觉检测技术

视觉检测技术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检测方法。利用高清摄像机、无人机等设备对桥梁进行全方位的图像采集。对于桥梁的外观病害,如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剥落,伸缩缝的堵塞、橡胶条的破损等情况,可以通过视觉检测清晰地观察到。高清摄像机可以安装在桥梁的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现桥梁外观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记录下来,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病害的位置、大小、发展趋势等进行详细分析。无人机则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高度对桥梁进行拍摄,对于一些人工难以到达的部位,如桥墩的高处、桥梁的侧面等,无人机可以轻松完成检测任务,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全面性。

2.4 激光扫描检测技术

激光扫描检测技术在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桥梁的三维空间信息,构建出桥梁的高精度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桥梁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结构的完整性。在实际检测中,激光扫描仪可以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扫描。对于桥梁的结构变形病害,激光扫描能够准确测量出梁体的下挠程度、桥墩的倾斜角度等。它可以在不同时间对桥梁进行多次扫描,对比分析扫描数据,从而清晰地掌握桥梁结构变形的发展趋势。例如,若发现梁体在一段时间内下挠量持续增加,就需要及时对桥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混凝土病害,激光扫描技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检测出混凝土表面的微小裂缝和不平整情况。即使是肉眼难以察觉的裂缝,在高精度的激光扫描数据中也能被清晰地识别出来。通过分析裂缝的位置、长度和宽度等参数,能够评估裂缝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激光扫描检测技术对于伸缩缝病害的检测也十分有效。它可以精确测量伸缩缝的间隙大小,判断伸缩缝是否存在堵塞现象。同时,对于伸缩缝橡胶条的破损情况,也能通过三维模型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分析。而且,该技术不受光照、天气等因素的过多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对桥梁进行高效检测。

3 结语

综上所述,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类型多样,包括结构变形、混凝土、防水层和伸缩缝等方面的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列车运行安全。不过,目前也有多种有效的检测技术,如无损检测、光纤传感检测、视觉检测和激光扫描检测技术等。这些检测技术各有特点和优势,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桥梁病害进行检测和监测。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运用检测技术,建立完善的桥梁病害检测体系,定期全面检测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及时处理病害。同时,加强桥梁病害研究,探索新检测方法和技术,提高检测准确性与效率,保障桥梁安全运营,为我国高铁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军 . 铁路桥梁病害检测与应对方法研究 [J]. 四川建材,2024,50(06): 59-60+63 .

[2] 孙孝纲. 铁路桥梁常见病害及其处理措施[J]. 科学技术创新,2023,(18):152-155.

[3] 李林杰,刘建磊,胡强,梁志广,张勇 . 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病害及检测探讨 [J]. 铁道建筑,2023,63(0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