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

作者

高小东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231272

引言

当前,如何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不仅关乎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养成。而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与“教—学—评”不符合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现象。因此,立足于“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就显得颇为必要。

1 明确目标导向,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目标导向的指引下,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综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明晰、具体、易观测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设定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方面,在目标的引导下,使初中生掌握语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语言的运用与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

2 互动生慧,反馈促学

课堂互动堪称实现教、学、评深度融合的核心纽带。课堂互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交流与碰撞,使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启迪智慧。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提问、积极发言,有序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课堂上编织起一张紧密的信息交流网络,以实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及时且准确的信息传递,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始终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开展。同时,课堂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开展评价的绝佳时机,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表现,从而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在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教师提出问题:“从故事里能看出人性的哪些弱点?”这一问题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学生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要点评学生的回答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及时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课堂口头反馈、作业评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具体、针对性强的反馈信息。

3 立足评价,设计问题与活动

明确了评价内容和目标后,教师要对应评价任务设计优质的问题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搭建支架。基于新课标的思想,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体系。“主问题”是指能为学生深度阅读文章提供帮助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联系新旧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剖析结果,改进教学

教师要深入分析评价结果,挖掘教学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学生的作业、测试成绩,了解他们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薄弱点。比如,完成文言文知识测试后,发现学生在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和文言文翻译方面错误较多,对此,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基础知识讲解和练习。如,设置“文言词汇大闯关”游戏,将实词、虚词设计成不同关卡,让学生在竞赛中加深记忆;教授学生具体的翻译技巧,翻译时秉持“信、达、雅”的原则,并通过实例分析和专项练习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结果,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建立多元评价,确保反馈及时

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指导下,构建多元性评价体系作为反馈及时性保障的策略。由单一性期末考试评价向多元性综合性评价转变,包括掌握知识程度、掌握技能情况、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可以采取平时表现、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多元性的评价方式,让不同学习环节的学生全方位地受到评价,从不同学习阶段获得及时的反馈。教师不再单一进行定期书面评价,而是利用过程性评价进行及时评价,即在课堂中进行过程性反馈评价,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参与程度等进行适时的提问,观察和讨论,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学生合理的及时性指导和鼓励,及时发现学习的不足,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让初中语文教学生生焕发生机,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指引新方向。它使语文教学有了目标导向,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 ; 它让互动生慧、反馈促学成为课堂常态,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热情被充分点燃 ;它以评促思、以评促动,构建起了实现目标的支架,让学生们在学习目标达成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 它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剖析反思、对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 它通过形成多元化评价、实现反馈及时、评价全面有效,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让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让学生成长与发展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艳艳.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5(5):61-63.

[2] 李倩倩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2025(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