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化学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作者

白杨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01001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治观念的使命,而传统教学当中“教师讲、学生听”模式难以唤起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化学习把真实问题当作导向,用任务驱动激励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跟课程育人目标高度吻合,把它加入到教学里面,可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探究者,在应对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一致,为课程改革拿出新的思路。

一、从真实问题出发,把准素养成长

项目化学习教学目标应摆脱知识本位,聚焦现实生活当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把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有效整合,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筛选出有探究价值的现实议题,使目标含有明确的知识要点,也包含探究能力、价值判断等素养方面的相关要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单元相关内容里,能围绕“校园规则的合理性优化”去设计项目,目标不只是让学生明白规则的意义,更要造就其观察分析、沟通协商以及规则构建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探究中体悟规则与人的关系。

例如,在实施“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教学工作时,会去设计“社区垃圾分类现状改善”项目,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引导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定及环保意义,学会查看社区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形,分析所存问题并给出改良方案,学生得分组去开展社区走访,经由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实施困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剖析问题根源,诸如宣传引导不够、设施配套不齐全等,各小组要搞出有数据支撑、具体建议的改善方案,上交给社区居委会,在整个过程里面,学生不仅稳固了环保知识,更在开展调研、分析情况、提出对策中提升了社会参与及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了知识学习跟素养发展的同步前进。

二、加大任务驱动力度,引导深度卷入

实施项目化学习要以阶梯式任务作载体,引导学生走完“明确主题—分组探究—成果展示”的完整步骤,保障学生深度参与以实现有效学习,教师需扮演起引导者的角色,在关键环节给予方法补给,而不是直接奉上答案,任务设计需凸显出层次性,从资料搜集过渡到方案规划再到实践证实,逐步递增挑战难度,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分工做事、在互动中深化思索。在实施“网络生活新空间”教学的时候,不妨设计“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项目,采用“调查网络使用误区 - 编写科普手册 -开展校园宣讲”的任务流程,引导学生透彻领悟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

例如,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单元开展教学的时候,会开展“校园权利义务认知实践”相关项目,教师先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例举校园当中可能关联到的权利义务问题,诸如课堂获得发言的权利、遵守学校规定的义务等,定下探究主题,学生分组认领子主题,诸如“课堂纪律跟个人表达权的平衡”“社团活动中的权利维护”等。各小组要去查阅对应的法律条文,开展对师生的采访收集实际案例,分析权利义务的界限与冲突的处理途径,处于中期交流阶段,各小组分享各自发现点,教师就所出现的争议点进行引导,诸如“怎样在维护课堂有序状态时尊重学生表达的意愿”,各小组制作宣传海报也或情景剧,在年级内把探究成果进行展示,普及权利义务的基础常识,依靠循序渐进的任务,学生经过实践加深了对公民权利义务统一性的感悟,提升了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看重过程的表现情形,凸显多样维度

项目化学习评价应冲破传统的纸笔测试局限,形成兼顾过程与结果、个人跟团队的多元评价系统,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里的成长及变动,评价内容需覆盖知识应用、探究方法、合作表现、责任担当等方面要点,运用观察记录、成果审查、自我回顾等做法,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绩效,教师应引导学生介入评价过程,如实施组内相互测评、个人自我评定,让评价成为推动自我认识和不断改进的工具,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教学期间,可采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评定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实践水平。

例如,在“社会责任”主题项目化学习期间,采取多形式的评价途径,项目以“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调研”为中心展开,评价体系有三部分所组成:过程性评价里,教师记录学生走访老人、整理数据、团队讨论中的表现,好似是否积极聆听、能否给出合理主张;成果性评价着眼于调研报告的完整性与建议的可行性方面,由社区工作人员跟教师一起评估;反思性评价要求学生去写日志,总结在摸清老人需求、解决团队冲突等方面的收获与差错,评价结果以成长档案的样式展现,并非只是简单打分,对于表现上佳的小组,社区会把他们的建议采纳实施,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成果的实际意义,此评价模式既留意到学习过程,又显示了实践意义,着实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学习积极性。

结语:把项目化学习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里,是实施素养导向教育的有效方法,它靠真实问题驱动、实践任务带动、多元评价支撑,助力学生在主动探究里加深道德认知、增强法治方面素养,完成从“知”到“行”的过渡。教师在实施操作时需精确找准课程目标跟项目主题的契合点,灵活调整举措以契合学生需求,随着实践深度拓展,项目化学习将更高效地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赋能,造就具有坚定信念、法治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扎实的价值基石。

参考文献

[1] 李兰 . 项目化学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5,(19):28- 30.

[2] 孔涵韵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生活化策略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1(65):139-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