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次氯酸钠溶液回用工艺技术研究
蒋锦旭 黄晓娟 杨蓉蓉 王德秋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甘肃白银 730600
1、现状分析
聚银公司 PVC 厂乙炔工序发生清净单元目前使用循环水或者生消水配制次氯酸钠,大部分使用的是循环水,而循环水的补充水来自聚合的离心母液,目前乙炔工序 100% 生产负荷时废次氯酸钠的排放量为20-30t/h ,根据清净效果使用循环水、生消水使用流量有波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废次氯酸钠部分回收,打入渡槽排放至浓缩池或清液池,最终回用至发生器,剩余部分废次氯酸钠排放至事故水池外排。
2、废次氯酸钠回用的危险性分析
一次清净后废次氯酸钠溶液中含少量乙炔气,乙炔属易燃易爆物质,为防止乙炔气和新鲜次氯酸钠中的有效氯产生爆炸性物质氯乙炔,故清净后的废次氯酸钠需采用闪蒸、曝气、吹脱等工艺除去乙炔气,以确保混合清净液的操作安全。
2.1 废次氯酸钠中溶解的乙炔对安全的影响
清净废次氯酸钠呈碱性,一般 PH 在 8-9 之间,对废次氯酸钠中添加盐酸,如控制不当会导致废次氯酸钠的 PH 值低并显酸性,酸性废次氯酸钠与新鲜次氯酸钠混合时,可因局部酸性过强产生游离氯。一次清净后废次氯酸钠溶液中含少量乙炔气,溶解的乙炔气与氯气直接接触,易生成氯乙炔等物质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当有效氯质量分数达 0.25% 以上时,无论在气相还是液相中,均易发生激烈反应而爆炸。
2.2 废次氯酸钠中杂质积聚对循环回用的影响
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中,由于废次氯酸钠中含磷、硫等氧化产物,这些杂质在废次氯酸钠中的存在可能对循环回用产生不利影响。因磷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硫化氢,故乙炔气中磷化氢的含量高于硫化氢,从而导致废次氯酸钠中磷含量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废次氯酸钠中的磷、硫含量不高,废次氯酸钠长期循环回用时,磷、硫含量均可能出现浓缩、积聚现象,对废次氯酸钠的循环回用有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乙炔清净效果变差或出现安全问题。
2.3 废次氯酸钠循环回用过程中,清净次氯酸钠 PH 值控制问题
因电石质量差异,磷、硫等杂质含量不同,以及外来浓次氯酸钠质量的波动,乙炔清净过程中易导致废次氯酸钠 PH 值的波动,对乙炔清净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乙炔清净用次氯酸钠 PH 值控制对乙炔清净效果影响较大,PH 值控制过低,虽然清净效果好,但清净过程中反应激烈,不易控制,且次氯酸钠易在酸性环境下分解产生氯气,影响安全。PH 值控制过高,则清净效果明显下降。
废次氯酸钠循环回用后,乙炔清净用次氯酸钠的 PH 值应控制在6.5-7 范围之内,以保证清净效果和安全。因废次氯酸钠 PH 值存在一定波动,故在废次氯酸钠循环回用工艺设计时,必须设置PH值调节装置,以控制乙炔清净用次氯酸钠PH 值。
3、废次氯酸钠回用复配工艺
3.1 废次氯酸钠回用流程方块图
图1 废次氯酸钠回用的流程方块图

3.2 回用操作步骤
将稀次氯酸钠高位槽和次氯酸钠中间罐高液位配制至高液位;
打开废次氯酸钠池中的曝气管气源,开始曝气,以便废次氯酸钠和盐酸均匀混合;
启动次氯酸钠冷却池冷却塔风机;
将废次氯酸钠冷却池中的废水送出,并保持低液位;关闭凉水塔循环泵;
分析废次氯酸钠池中的废次氯酸钠PH 值;
用废盐酸进行滴加,使PH 保持在6.5-7.0 之间;
根据生产负荷及入塔量 T 打开废酸管底部阀门,打开取样阀,调节废酸滴加量Y;
待废次氯酸钠收集池曝气混合 10 分钟后,启动凉水塔循环泵,向废次氯酸钠冷却池送入废次氯酸钠;
关闭二段配制循环水阀门,关闭废次氯酸钠去中和池和渡槽的阀门;
检测废次氯酸钠冷却池废次氯酸钠 PH 值,使废次氯酸钠 PH 保持在 6.5-7.5 之间;
启动泵,废次氯酸钠送入二段配制;
根据比例调整次氯酸钠和废次氯酸钠配比,保持配制后的次氯酸钠浓度在 0.085-0.12% 之间;
4、试验相关数据
4.1 运行试验条件
运行时间:24 小时 乙炔产气量:127164Nm3 平均负荷:5298Nm3/h
次氯酸钠进塔量: 23t/h 次氯酸钠消耗量:7.28t 盐酸消耗:150.6L
4.2 运行数据
废次钠控制指标:PH 控制范围6.0-6.8 有效氯: 0.08% PH:8
二段次氯酸钠指标:PH 控制范围7.5.0-8.0 有效氯: 0.05-0.085%
盐酸加入量:100-280L/min 入塔量: 23-240= ,生产负荷:5100-5300Nm3/h
4.3 乙炔气质量
乙炔纯度: 99.44-99.74% (vol) 氧含量: 0.03-0.12% (vol) 硫磷杂质均无
5、存在问题
5.1 废次氯酸钠在回用过程中 PH 不易控制,连续运行不稳定
废次氯酸钠在回用过程中由于PH 值控制是关键,要实现稳定运行,就必须实现PH稳定控制,在试运行中由于废次氯酸钠是连续排放,因此,PH 不易控制,并且操作时需要时刻监测废次氯酸钠池的 PH 值,新增一台PH 自动调节装置,将PH 调节合适后再投用完全可行。
5.2 废次氯酸钠在连续运行的周期
一方面,废次氯酸钠中在连续回用过程中产生磷、硫等氧化产物,这些杂质在废次氯酸钠中的存在可能对循环回用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单质磷的存在,易产生安全问题,产生的复盐会引起塔内填料的结晶,将气液传质效率,进而影响清净效果,因此硫、磷盐类需要建立分析方法,并且逐步摸索最佳的控制指标。
6、运行结论
通过在生产线的 94% 负荷 24 小时连续运行,说明废次氯酸钠加酸调节 PH 完全可以达到回用的目的,在 24 小时连续运行中,生产装置运行稳定,通过对废次氯酸钠的监测说明,废次氯酸钠回用过程中有效氯稳定,清净效果比较稳定,废次氯酸钠回用期间,废次氯酸钠外排 0吨,回用约 500 吨,考虑到需要不定期排放,防止硫磷累积,回用量按照2/3 考虑,按照12 万吨每年产能,年节约用水10 万余吨。
参考文献
1. 孙熊杰,孔万力,陈浙,等 . 乙炔清净废液循环回用的研究及实施 [J]. 聚氯乙烯,2007(9):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