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文关怀理念在神经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张飒飒

杭州市临安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引言:

神经重症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疾病,大部分患者神经受损严重,有较大的护理需求;人文关怀理念则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其应用后能够重视患者的各方面需求,进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改善患者状态。本研究为了分析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选择部分患者分组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6 月 -2025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40 例神经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均分入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男性 12 例、女性 8 例,最低年龄45 岁、最大年龄77 岁,平均( 61.25±5.77 )岁。研究组男性13 例、女性 7 例,最低年龄 46 岁、最大年龄 76 岁,平均( 62.02±5.86 )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比性高。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人员除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外,还要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保持呼吸通畅。常规进行皮肤、导管、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理念指导的护理方法,根据以下流程开展护理工作:(1)人文关怀下的心理护理: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交流,通过这种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大胆倾诉,此时护理人员保持耐心,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而进行针对性地疏导。另外,护理人员整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并在语言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而提高患者的信心。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使用温柔的表达方式外,还要经常呼叫患者,定期进行抚触。(2)人文关怀下的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对病房环境加强管理,保持室内干净、整洁、舒适,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少室内光源刺激和声源刺激。加强探视管理,并合理安排探视时间,让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3)人性化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患者加强保暖护理。如果患者较为年轻,可准备休闲的视频和音乐进行播放,进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4)个性化疼痛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评估结果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患者的疼痛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在医嘱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5)人性化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其实施被动肢体运动,以此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主动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效果分析

护理期间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以此进行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统计相关数据后进行比较。

1.3.2 心理状态分析

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评估,采用 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状态,该量表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越严重。同时采用 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状态,评分越高说明抑郁状态越

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数据包括: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 x±s )和n( 9% )表示,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均使用SPSS23.0 软件,分别用“X2”、“t”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若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用(P<0.05 )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后康复指标

研究组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 6.19±0.78 )d、( 9.49±1.68 )d;参照组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 、( ;两组相比,研究组均短于参照组( P<0.05 )。

2.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SAS 评分比较研究组( 54.82±5.58 )分 VS参照组( 54.76±5.67 )分;SDS 评分比较研究组( 55.87±5.96 )分 VS参照组( 55.73±5.15 )分,两组比较无差异( P>0.05 )。护理后 SAS评分比较研究组( 42.28±4.46 )分 VS 参照组( 48.45±5.14 )分;SDS评分比较研究组( 42.37±4.29 )分 VS 参照组( 47.65±4.17 )分;相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具有优势,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神经重症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治疗;患者受到疾病和长期治疗的影响心理压力随之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就会导致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往所使用的护理方法虽然对患者的病情关注程度较高,但忽略了患者的内心需求,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1]。就人文关怀而言,其是当前临床中应用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绝对的尊重,不仅要对患者生理方面加强关注,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而保证护理服务的全面性。此次研究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现患者的康复指导均优于参照组( P<0.05 );说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能够促进康复。主要是该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同时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状态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而加快了康复进程 [2]。加之对患者治疗环境的改善及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此次研究发现护理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且优于参照组( P<0.05 )。说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护理期间根据人文关怀理念的指导与患者积极主动地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针对性进行干预,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袁珊 . 人文关怀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J]. 继续医学教育 , 2024, 38 (02): 181-184.

[2] 张肖参 . 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实用医技杂志 , 2020, 27 (02): 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