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刘桂庆
莒南县水库管理灌溉服务中心石泉湖水库管理所 山东 临沂 276600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多种功能,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水资源调配、防洪减灾意义重大。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
1.1 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隐患
第一,运行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水利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专业运维人员的规范操作与日常维护,个别人员由于专业素养不达标或岗前培训未落实,在设备操控环节极易产生技术性失误,这类操作行为稍有偏差就可能直接造成机组设备损坏、水位校核失准等后果,严重时甚至可能酿成系统性风险。第二,管理制度的缺失或执行不到位,部分管理机构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安全防护专项预算常遭挤占,预防性维保工作流于形式,这些管理层面的系统性缺陷实际上构成了安全事故的深层诱因。
1.2 水利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第一,排查水利安全隐患的力度不够,隐患排查机制不完善。如果水利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就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同时,随着水利设备设施长时间运行,相关部门很少安排专门的人员维护保养水利设备设施,有的设备设施零件较为老化,没有及时地更换。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设备设施故障问题出现,并引发安全隐患。第二,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容易给水利造成影响,对周边地区造成破坏。但在水利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没有发挥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系统的优势,借助该系统评估灾害风险,事先预测风险,导致应对风险的能力不高。
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2.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依据成人学习理论,聚焦机构主要负责人能力建设,通过专题研修班系统讲解《安全生产法》等法规体系,强化法定职责认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完善年度培训规划机制,各运行管理单位在每年第四季度,运用项目管理方法,编制下年度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形成系统化的培养路径。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主题节点,开展新政宣贯,提升从业人员法治素养。在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方面,依托水利工程现有设施开展实战化演练,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2.2 加强水利安全管理
首先,相关部门要合理分工,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出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全面地检查水利运行的情况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这时能够尽快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水利安全运行水平。必要的情况下,单位可在内部对无人机巡查系统进行构建,并在水利内全部覆盖,通过应用无人机巡查系统进行巡查巡检,构建“智慧水务”模式。这在今后也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水利安全检查方式。其次,由于水利运行离不开设备设施的应用,如果设备设施出现故障问题会影响水利运行的安全,所以相关部门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加大维修保养力度,采取有效的维修保养方法,重点维修保养水利设备设施,并定期更换零部件,制作设备设施管理台账。通过对中小型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出现故障。最后,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并明确地提出应急演练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不仅能促使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还能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2.3 技术安全保障体系
物理与网络安全需对服务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实施访问控制与物理防护,采用加密技术保障网络传输安全,部署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构建网络边界防护 ; 数据安全需在存储与传输环节应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通过定时备份与异地容灾策略保障数据完整性与可用性 ; 应用与模型安全需建立应用系统漏洞定期扫描与修复机制,采用数字签名与验证技术实现孪生模型安全防护。
2.4 加大安全巡查力度频率
水利工程运行风险控制中 ,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安全巡查力度及频率,通过制定安全巡查制度并严格落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明确安全巡查关键期和关键内容 , 重点做好对每年 6\~9 月份的安全巡查工作 , 重点对风险高发位置和区域实施全面深入评估和检查 , 精准辨识到潜在的危险源并迅速反应和处置 , 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源对水利工程运行所造成的阻碍与不利影响。另外 ,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 , 可以有效监控和管理渠道区域的人员活动 , 比如可以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渠道区域的动态 ,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 或者是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逻 , 特别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 , 无人机可以覆盖更广的区域 , 更快速地发现问题 ;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大大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 , 通过在渠道关键位置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设备 ,可以实时监测渠道结构的物理状态 , 一旦发现异常 , 立即发出警报 , 从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5 数字赋能,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以数字孪生工程建设为契机,以某工程现场安全监管为载体,推动数字赋能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工程安全运行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工程危险源分布情况,在闸门、启闭机等金结设备上科学布置应力、振动、倾角等14类94个监测传感器,同时在数字孪生平台上标注各监测点位信息、接人监测数据,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测和评价危险源状态,实现风险预警“自动化”间。二是针对重大危险源构建安全监测模型。以工程钢结构启闭机房为试点,在三个重要点位使用三维激光测距、变形传感器,通过共享现场气親实时信息,在实时监测钢结构变形情况的同时,研究风力、风向、温度对其的直接影响,防范在极端天气下钢结构异常变形风险,完善相应的专项处置方案。三是创新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新模式。将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手段融入数字孪生工程,针对工程多目标统筹调度运行需求,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从以监测阈值为判断依据的单点预警,转变为以健康度评价为判断依据的综合预警,进而实现对危险源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降低了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等多目标统筹调度运行带来的安全风险。
2.6 系统性风险管理模式的推广
当前,水利安全管理的趋势正在向系统性风险管理模式转型,这一模式强调综合考虑所有潜在风险源及其相互关系。与传统的孤立式管理方法不同,系统性风险管理方法强调多层次、多维度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它不仅关注单个水利设施的安全,还强调系统间的协同效应。例如,在大流域水资源管理中,需同时考虑水文、气象、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通过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识别整个流域范围内的潜在安全隐患,采取整体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结语
总体来说,通过对水利项目运行中安全隐患的剖析,以及一系列预防措施策略的提出,对水利项目安全管理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识。这些策略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实施这些策略,能有效解决当前水利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余磊 .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措施分析 [J].水上安全,2025(03):37- 39.
[2] 河北省水利厅运行管理处 . 筑牢安全基础强化管理措施打造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新态势[J]. 河北水利,2025(1):22- 23.
[3] 秦国华 . 水利工程中大型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53(11):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