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实践探索
吴倩倩
宁波市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60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形态,尤其在语言学习领域,其优势愈发凸显。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与打基础时期,听说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然而,传统听说教学常受限于时间、空间及资源等因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试图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小学英语课堂,通过丰富的技术工具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语言实践兴趣,提升课堂互动效率,从而构建一个高效、融合、创新的听说教学环境。
一、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学校在英语听说教学中仍面临困境。教师缺乏足够的资源和工具,传统教学过于依赖课本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互动与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听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往往偏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训练。应试教育的背景使得听说能力培养被忽略,课堂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支持,学生无法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有效的听说训练。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需求,亟需改革教学模式与工具。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许多学校开始探索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听说教学深度融合,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信息技术为课堂增添了互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更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创设丰富的听说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尽管部分学校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何在广泛课堂中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克服教学困境,已成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尽管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但教师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资源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性问题。尽管一些学校已经配备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无法将这些工具有效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学校的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不稳定,限制了信息技术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全面推广。即使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然需要面对如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合理融入技术工具的难题。信息技术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真正应用仍需在教师培训、学校资源配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信息技术在英语听说课堂中的有效介入路径
信息技术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有效介入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支持上,更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创新上。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技术工具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而非单纯依赖技术工具的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信息技术有效介入的关键。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语言输入,通过网络资源播放真实的英语对话、新闻播报以及文化视频等,使学生能够在多元的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语言。通过技术手段,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实现跨时空的语言学习,从而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了学习的边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进行深度学习。
信息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与教师、同学进行语言交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较少,尤其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的表达机会有限。然而,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情境中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甚至与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交流。在线语音评测、实时互动平台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手段,使得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些技术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互动不足和学习资源匮乏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英语听说教学,教师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和智能评测系统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自动评分技术,精准把握学生的发音问题和听力薄弱环节,提供即时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获得对自己语言输出的评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改进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这种基于技术的个性化反馈机制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也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管理课堂。
三、融合驱动下课堂模式的优化与教学成效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优化了传统英语听说课堂模式,推动了课堂的转变。课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听写—回顾”模式,而是转向互动、灵活、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课堂上学生成为主体,注重自主探究、实践与互动。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智能评测和虚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参与度。课堂互动形式也不再仅限于语言交流,还可通过游戏、讨论、视频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和互动机会。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学习超越课本,学生可通过在线平台、虚拟课堂和社交软件进行课外学习和交流。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上获得更多机会和支持。这种技术驱动的课堂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局限,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进行多层次的语言训练,全面提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及语言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实时评估学生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智能评测工具和学习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了数据支持,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课堂管理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保障教学质量。
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带来了创新的变革。通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课堂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转向互动、灵活和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借助多媒体、智能评测和虚拟交流等工具,设计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语言输出和互动机会。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教师实时评估学生进展,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单姝姝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 [J].教育界 ,2025,(19):89-91.
[2] 王世华 .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5 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小学教育集团荧屏校区;,2025:4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