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及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改善评价

作者

田瑞敏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心绞痛为冠心病常见合并症,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绞痛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并可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增加猝死的风险 [1]。老年人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患病群体,因为年龄较大,精力逐渐减退,对于疾病的耐受性变差等,老年人的治疗依从性往往不佳,由此也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为改善这一状况,有必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指导,提升他们对自身病症的认识和重视,使他们更积极接受治疗和规范做好自我管理。本研究即对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23 年 8 月 -2024 年 8 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 84 例被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分入患者 42 例。对照组中,有男 25 例,女 17 例;年龄 60-78 岁,平均( 70.35±2.26 )岁。研究组中,有男 23 例,女 19 例;年龄 62-78 岁,平均( 70.44±2.12 )岁。经分析,组间上述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仅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与用药指导。

(1)常见诱因预见性宣教:系统性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介绍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知识,特别强调诱发因素,增加患者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规避危险因素,严格做好自我管理。(2)病情预见性监测:记录患者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特征、强度变化,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评估,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症状管理措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特别强化血压监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结合其耐受情况推荐适宜的锻炼方式。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日常维生素的摄入要充足,严格戒烟酒。(3)用药预见性护理: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向患者说明,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嘱咐患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同时教给其识别血压骤降和心悸等危险征兆的方法,强调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用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4)心理预见性护理:长期反复遭受病症困扰,患者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对其内心想法和诉求加以掌握,予以患者情感支持,并教给其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明确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 [2]。还要以鼓励性语言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对其所存在的各类疑问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调查,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之分,去除不满意率即为满意度。(2)遵医行为执行情况。包括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情绪调节几种行为。(3)生活质量。采用 SF-36 量表评估,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 SPSS 26.0 统计分析数据,计数数据、计量数据分别以 1% 、 表示,行χ2 检验、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计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41/42),明显比对照组的80.95% (34/42)高( )。

2.2 两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比较

研究组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情绪调节几种行为执行率均比对照组高(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比较 [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提升至比对照组更高的水平(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分)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以风险预测和早期干预为核心的护理模式,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其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研究中,研究组在接受预见性护理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形成明显差异( P<0.05 )。这一结果可能与预见性护理通过系统化评估患者风险因素(如情绪波动、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等),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关。另外,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满意度更高,表明优质护理所受到的认可度也更高。

综上,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可行护理模式,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玉娇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38(11):204-205.

[2] 李丹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评价 [J]. 中国保健食品 ,2022(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