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基层政工队伍的建设

作者

刘书廷

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劲达科技工贸分公司 河南焦作 454000

引言:

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广泛传播和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对的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基层政工队伍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线实施者,他们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定和发展。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基层政工队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凝聚职工共识的重要载体。目前,一些企业基层政工队伍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能力与之不相称,工作方式落后等现象,很难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对政工队伍的要求。因此,认真研究加强企业基层政工队伍建设的途径,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队伍,对企业迎接挑战,焕发生机和活力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1. 企业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在新时期的含义及重要性

1.1 内涵的界定

新时期的企业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就是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中心,采取选拔,培训和管理的一系列举措来造就具有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政工队伍、创新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流程。它以提高团队的“软实力”和“执行力”为核心,使之能适应新时期职工思想动态,企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切实做好思想教育,文化建设和心理疏导。与传统政工队伍建设相比,新时期的建设更强调“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数字化赋能”, 注重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

1.2 重要程度分析

加强思想引领、形成企业共识。基层政工团队通过推广党的理念、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策略,可以确保员工的思维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降低认知上的误区,并营造一个“心在一处想,劲在一处使”的工作氛围。解决内部矛盾、保持企业稳定。基层政工队伍能够及时发现企业改革和利益调整中职工的诉求,并通过沟通协调和情绪疏导来解决冲突,从而避免矛盾的升级,确保生产经营的有序开展。激发员工活力、增强企业效能。

2. 企业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在新时期所面临着的挑战

2.1 队伍结构和能力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在某些企业中,基层政工团队呈现出“老龄化”和“兼职化”的趋势,年轻的核心成员所占的比例偏低,这导致了他们的工作缺乏活跃性和创新精神;与此同时,该团队知识结构简单,大部分人只具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缺少心理学,管理学和数字化工具运用的复合能力,很难处理员工思想诉求多元化,工作场景错综复杂等问题。

2.2 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落后于时代的变迁

基层政工工作仍然依靠传统的“开会宣讲”“文件传达”的方式进行,形式简单,内容枯燥乏味,很难让职工产生共鸣;面对互联网时代职工接受信息碎片化,个性化等特征,没有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工作,造成思想引领覆盖面与影响力降低。

2.3 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多数企业对基层政工队伍的考核缺乏量化指标,仅以“宣传任务完成与否”“有无重大事故”等模糊标准评价工作成效,难以客观反映队伍的实际贡献;激励机制简单,多以精神奖励为主导,缺乏物质激励与职业发展通道,造成团队缺乏工作积极性与归属感,人才流失频繁。

2.4 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新的压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在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着压力,一些企业对于政工工作不够重视,人员编制与经费投入被压缩,造成基层政工队伍“人少事多”矛盾凸显;与此同时,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网络舆情呈现复杂化,职工思想起伏较大,基层政工队伍所要处理的问题也更加错综复杂,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3. 新时期强化企业基层政工队伍建设等具体办法

3.1 优化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

严把入口关扩大选拔渠道。优先从基层政工队伍中挑选政治素质较好、沟通能力较强、对企业业务比较熟悉的青年员工,鼓励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在政工工作中兼职,建立“专职加兼职”多元化队伍结构;同时注意吸收有心理学,社会学和新媒体运营相关专业背景人员优化团队知识结构。强化系统培训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对新员工进行政治理论,企业历史和基础工作方法岗前培训;对骨干人员进行心理学应用,危机处理,数字化工具运用等方面的进阶培训;定期举办交流学习活动,约请优秀企业交流经验或者安排专人赴高校和党校开展专题研修活动,以提高团队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3.2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

推进数字化转型扩大工作载体等。借助企业微信,短视频平台,内部 APP 等新媒体工具把政策宣传和文化活动内容变成图文,动漫,短视频,增强传播趣味性与覆盖面;搭建职工思想动态大数据平台并通过线上问卷和留言分析的形式实时了解职工诉求,达到“精准施策”的目的。整合业务工作,切忌“两张皮”。把政工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如项目攻坚期间的“党员先锋岗”“技术比武”活动,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培育,让思想引领贯穿于业务实践之中,提高工作实效。重视人文关怀、加强情感连接。建立职工关爱机制,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职工、新职工和异地职工群体解决住房和子女教育的实际困难。

3.3 改进考核激励工作,增强队伍活力

制定科学考核体系。制定量化考核指标,涵盖思想引领成效(如员工认知度、认同度)、矛盾化解效果(如信访量、投诉率)、文化活动参与度、在业务融合贡献等多个方面,我们采用了“上级考核加员工考核加数据反馈比如员工的认知度,认同度等等)、矛盾化解效果(如信访量、投诉率)、文化活动参与度、在业务融合贡献等多个方面,我们采用了“上级评价 + 员工评价 + 数据反馈”的综合评估方法,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完善激励和发展机制等。要把考核结果同薪酬待遇,评优评先,晋升提拔等工作直接联系起来,对业绩突出的基层政工人员要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

3.4 加强组织保障,形成良好风气

增强企业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层要把基层政工队伍建设融入到发展战略中去,明确政工工作在企业中的定位与作用,确保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以及工作条件;定期召开政工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形成“党委统一指挥,党政齐抓共管,具体到基层”的工作格局。强化制度建设。我们制订了《基层政工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其中明确了队伍的职责、选拔准则、培训标准以及考核制度,确保建设活动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建立政工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调同评联动机制,保证二者协同发展。创造一种尊重和支持气氛。以内部宣传和榜样宣传来彰显基层政工团队工作价值和增强团队职业荣誉感。

结束语

展望未来,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环境的持续变化,基层政工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多地朝着“专业化,数字化,人性化等”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增强队伍政治素养及复合能力,不断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加深与业务工作结合,才能使基层政工队伍在思想引领和凝聚人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服务发展中发挥作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会娟 . 加强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3): 136+192 .

[2] 李城晓 . 构建网络政工平台推动基层政工工作开展 [J]. 现代国企研究,2018(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