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路径研究
许艳
大城县里坦镇第一中学
引言:地理学科是具有极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情境与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时间和联系。不过,现在的初中地理课程,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学生的自身实践活动开展的机会很少,造成了课堂教学和生活脱节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地理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初中地理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实践性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 知行分离” 的问题要靠实践性教学。传统教学中学生多停留在课堂上接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做到“ 知行合一” ;实践性教学满足了数字时代的教改需求。借助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地理世界中去,使他们体验更多的地理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性与互动性,同时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利用地理学科学习成果分析地理现象,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初中地理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路径
(一)三维空间场域重构,感知地理实践新维度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局限于二维平面的教材和地图,难以让学生全面感知地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教师可以根据校园、社区或云端的三维场域,引导学生从多维视角认识和理解地理现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学习,可以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地理角,在地理角布置一些地形单元的地形模型和植被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平原地区地表形态与植被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了解当地人的用水情况,再通过对比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状况,认识影响水文的因素及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可能因素。教师可以利用云资源,在地理信息系统下呈现长江中下游平原,让学生从分布图上了解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体会地理要素对该地区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结合校园-社区-云端这三个三维场域,学生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多层面对地理现象产生理解和认知。
(二)问题链驱动探究,贯通地理思维新脉络
问题链是在围绕某个主题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提出一系列互相联系且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探究的过程。教师通过问题链能有效贯穿学生的地理思维脉络,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地理现象与问题,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并提高地理实践力及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世界的气候类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 图中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及它们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提问“ 这些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的?” 让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初步了解不同类型气候的基本特点之后,再让学生归纳出不同气候类型会带来的影响。运用这样的一条问题链,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与分析问题,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
(三)多元资源协同开发,搭建实践育人新平台
多元资源的协同开发可以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和当地博物馆、科技馆、自然保护区等建立联系,带领学生到相关场所去参观考察和开展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到各种真实的环境中去观察地理事物,分析地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例如,在学习《居民与聚落》时,可以让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或到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考察,体验当地的建筑风格,总结其布置的特点,了解聚落从形成到发展演变的过程;同时还要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了解城市的土地、功能区划、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城市的生态治理等等,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城市聚落的发展。还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搜集其他国家和地区聚落的相关资料,比如世界各地聚落的大小、形态、数量等等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据此分析这些地方聚落形成的原因。
结束语:
进入新的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是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可以从三维空间场域重构、问题链式探究与多元资源整合等形式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开展培育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未来,教师要探索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翔宇. 真实情境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上),2025,(02):50-52.
[2] 陈 发 萍 . 初 中 生 地 理 实 践 力 培 养 路 径 探 讨 [J]. 新 课 程 研究,2025,(05):114-116.本论文系大城县教育科学研究“ 十四五” 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地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 202404 主持人:许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