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HR专业智能教学探索
王蓉
北京市商业学校 102209
一、变革中的行业与滞后的教学
产业步入“数智驱动”新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正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筛选人工智能简历、绘制大数据人才图像到智能绩效分 的 源教学,在教学内容与行业实务之间“代差”明显的情况下,继续主要 舌之中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学生用人竞争力的下降。因此,教学改革 过创设真实或高度仿真的数智化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练”,真正培养 的能力,从而彻底革新的教学战略和方法。
二、核心方略与方法建议数智化教学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建设”,教学策略要从“学生中心”的特点,针对中职学生形象思维强、乐于动手的特点进行教学。
1.项目驱动教学法: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摒弃知识灌输的章节化,将教学单元重新架构为企业真实项目。如“为某某科技公司策划并实施一场秋季网上招聘会”这一核心项目设计在“数字化招聘”模块中。将大项目分解为“招聘需求数据分析”、“招聘渠道甄选及文案撰写(智联招聘/BOSS 直聘后台模拟)”、“简历初筛使用AI 工具”、“组织线上无领导小组讨论”、“流程办理新人上职线”等分项任务。学生分组成立了“模拟HR 部门”,分别承担招聘经理、渠道运营、面试官等角色,协同完成项目的工作,并由HR 部门负责,负责最后的结果不是一张考卷,而是在模拟线上做一个完整的项目报告、复盘一个招聘资料的说明会或者面试录像。这种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锻炼。
2.情景仿真与虚拟仿真实操训练方法: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是目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操作过程强、容错率低的教学内容,也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策略,如薪酬计算、社保处理等。或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引进市场上成熟的 HR 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在虚拟系统中,账号和权限分配给学生,任务下达给学生。如:“公司新入职员工 20 人,从信息录入、合同签订到社保申报,请您在系统内完成整个流程操作”。该系统通过即时反馈和积分奖励机制,在反复模拟中,自动记录操作步骤、判断正误、打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技能。
3.混合式授课方式:做到“学知识在线,练技能在线”
把低层次的认知学习环节,如基础理论、软件操作视频等在线化,为讨论、答疑、项目实践等高层次节省出的课堂时间。线上环节(课前):教师发布微课视频(如《5 分钟学会用Excel 分析离职率》)、软件操作指南、理论文档,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平台设置在线测试。线下环节(课中):课堂不再是以授课地点为单位,而是以“工作室”为单位和“指挥中心”来完成。教师们以网上学习的资料为基础,针对共同的难点精讲,进而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讨论、模拟操作、实际演练等。从授课者到引导者、教练、顾问,都是由教师的角色变的。
4.案例教学与数据分析法:培养数据思维决策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思维习惯,选取企业脱敏(如员工离职数据、绩效考核数据、招聘渠道效果数据)后的真实数据案例。提供原始数据集,指导学生利用Excel 整理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三、配套体系建设支撑战略落地.师资队伍建设:从“理论家”到“双师型教
定期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几个月不脱产实习的 HR 数字化岗位挂职锻炼;同时,聘请企业HR 业务能手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组成联合授课、联合开发项目资源库的“校企混编教学团队”。
2.教学评价改革:过程性考核结合多种主体
利用教学平台对学生在网上进行资源学习、测试、讨论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占 20%) 。小组互评、教师测评、企业导师测评(占 60% 对项目的方案、报告、汇报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进行技能综合测评,最后将测评任务设置在虚拟模拟平台上,测试技能熟练度(占 20%) 。这种测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数智化反映更全面。
四、结语
中职 HR 专业的数智化教学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系统变革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探索尝试有效破解当前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行业脱节”的困境,通过推行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虚拟仿真与混合式教学为支撑、案例数据分析为补充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敢于转换角色,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企业深度参与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新的教学生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与数智时代共振,最终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快速适应企业数智化HR 的岗位要求。
作者简介:王蓉(1974.11-),女,汉族,山西人,学历:本科,职称:副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