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站式维修机库建筑电气设计难点探究

作者

董辉

天津海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00

前言

一站式维修机库通常由机库大厅和附属功能用房组成,具有空间跨度大、功能复杂、设备多样等特点。机库大厅一般采用大跨度钢结构,高度通常在20 米以上,可容纳多架大型客机同时进行维修作业。附属用房包括动力站房、维修车间、零部件存储区、办公区等,各区域对电气系统的要求各不相同。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需求,使得维修机库的电气设计面临诸多挑战。

在电气负荷方面,维修机库内集中了大量高功率设备,如飞机牵引设备(功率通常为50-100kW)、维修平台(30-50kW)、大型检测仪器(20-40kW)等,这些设备的启动和运行对供电系统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机库内各种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可能影响飞机上敏感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此外,飞机维修过程中可能涉及燃油等易燃易爆物质,相关区域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严格的防爆要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代维修机库还需要集成各类智能化系统,实现设备监控、能源管理和环境控制等功能。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一站式维修机库电气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包括供电系统设计、电磁兼容性处理、防爆安全措施和智能化系统集成等方面,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研究这些关键技术问题,为同类项目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促进维修机库电气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一站式维修机库电气设计概述

一站式维修机库是为飞机提供全面维修服务的大型工业建筑,通常包括机库大厅、维修车间、零部件存储区、办公区域等多个功能分区。这类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供电负荷大且集中、电磁环境复杂、部分区域存在爆炸危险以及智能化程度要求高等特点。

在电气负荷方面,维修机库内集中了大量高功率设备,如飞机牵引设备、维修平台、大型检测仪器等,这些设备的启动和运行对供电系统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机库内各种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可能影响敏感设备的正常工作。此外,飞机维修过程中可能涉及燃油等易燃易爆物质,相关区域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代维修机库还需要集成各类智能化系统,实现设备监控、能源管理和环境控制等功能。

二、主要设计难点分析

一站式维修机库电气设计面临的首要难点是高功率设备供电系统的设计。机库内集中了众多大功率维修设备,如液压测试台、发动机试车台等,这些设备同时运行时可能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如何合理设计供电系统,确保各设备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避免相互干扰,是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措施是另一个重要挑战。机库内同时运行着各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系统、导航设备、检测仪器等,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可能相互干扰。特别是飞机上的敏感电子设备,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设计不当可能导致设备误动作或性能下降。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电磁兼容,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是电气设计的又一难点。

防爆区域电气安全设计同样不容忽视。飞机维修过程中涉及燃油系统的作业区域属于爆炸危险场所,相关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严格的防爆要求。设计时需要准确划分危险区域等级,选择合适的防爆电气设备,并确保安装和维护符合规范要求。任何设计缺陷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智能化系统集成是现代维修机库电气设计的又一挑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机库需要集成设备监控、环境控制、能源管理等多个智能化子系统。这些系统来自不同厂商,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如何实现系统间的无缝集成和数据共享,构建统一的智能管理平台,是设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三、解决的电气设计方案

针对高功率设备供电系统设计难题,我们采用了模块化供电系统设计方案。将机库内用电设备按功率等级和用途划分为多个供电模块,每个模块配置独立的变压器和配电系统。重要设备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置快速切换装置。同时,对大功率设备加装软启动器和变频器,有效抑制启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通过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还实现了电能质量的优化管理。

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方面,我们实施了综合电磁屏蔽技术方案。首先对机库内各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评估,合理规划设备布局,将易受干扰的敏感设备与干扰源物理隔离。其次,对关键线路采用屏蔽电缆,并做好接地处理。机库建筑结构中也加入了电磁屏蔽设计,如采用金属网格屏蔽墙和特殊处理的门窗。此外,还建立了定期的电磁环境检测制度,确保电磁干扰水平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对于防爆区域电气安全设计,我们推行了分级防爆设计方法。根据爆炸危险程度将机库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域,针对每个区域选择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在 0 区采用本质安全型设备,1 区选用隔爆型或增安型设备,2 区则可使用无火花型设备。所有防爆设备的选型、安装和维护都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并建立了完善的防爆设备管理档案。同时,在设计中还考虑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撤离。

在智能化系统集成方面,我们开发了基于统一通信协议的系统集成平台。该平台采用开放的OPC UA 标准,实现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数据互通。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接口规范,将设备监控、环境控制、能源管理等子系统有机整合。平台还具备大数据分析功能,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性维护,优化能源使用效率。此外,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未来功能扩展和升级。

四、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

在某大型国际机场维修机库项目中,我们全面应用了上述设计方案。该项目建筑面积约 3 万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两架宽体客机进行维修。在供电系统方面,采用了4 台2000kVA 干式变压器分区供电,重要设备配置UPS 不间断电源。运行数据显示,电压波动控制在± 2% 以内,完全满足精密设备的供电要求。

电磁兼容性测试表明,机库内各电子设备工作正常,敏感区域的电磁场强低于标准限值 20‰ 。防爆区域电气设备通过了国家防爆认证,安全运行超过5000小时无故障。智能化系统实现了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 95% 以上,能源消耗降低 15% 的显著效果。

五、结论

一站式维修机库建筑电气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磁兼容、防爆安全和智能化集成等多方面要求。本文中提出的模块化供电、综合电磁屏蔽、分级防爆和统一系统集成等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标准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维修机库电气设计缺乏专用标准和规范,多参考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相关条款。希望行业组织牵头制定维修机库电气设计专项标准,统一技术要求,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维修机库电气设计将更加注重能效优化、智能运维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人员我们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前沿技术,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技术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装》[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2.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数据中心电气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