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技术与边疆农村初中英语互动课堂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

罗卿

镇康县南伞中学 677700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边疆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英语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亟需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来改善教学质量。人工智能技术以其智能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为解决边疆农村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边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2.1 师资力量不足

边疆农村初中普遍面临英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专业英语教师比例较低,部分教师为非英语专业背景,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限。此外,教师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

2.2 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设备陈旧,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场所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获取渠道有限。传统的"黑板+课本"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2.3 学生学习困难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使得课外学习难以得到有效指导。

3.AI 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3.1 智能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可以用于发音训练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改善语音语调。智能对话系统能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通过模拟日常对话、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此外,智能语音技术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例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教师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发音情况,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2 自适应学习系统

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智能推荐算法能够为学生匹配合适的学习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自适应学习系统还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3.3 虚拟现实技术

VR/AR 技术可以创设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沉浸式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通过模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交场合,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实践语言应用,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模拟历史事件或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面临的挑战

4.1 基础设施不足

当前,网络条件差,硬件设备缺乏,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AI 技术的应用。电力供应不稳定,也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这进一步加剧了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不仅如此,维护和升级现有设备的资源也显得捉襟见肘,导致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此外,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来构建和改善基础设施,使得在一些地区,AI 技术的应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4.2 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欠缺

在教育领域,部分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低,操作技能不足。此外,缺乏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支持体系,使得教师在应用新技术时面临诸多困难。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人的教学效率,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教师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以便更好地融入技术驱动的教学模式。

4.3 文化适应性问题

现有的AI 系统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考虑不足,导致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脱节。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限制了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缺乏对多元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和尊重,AI 系统往往无法提供符合特定文化需求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帮助所有学生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5. 发展对策

5.1 完善基础设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以改善网络条件,确保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顺利进行。这包括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从而确保技术应用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同时,我们还需要开发适合低配置设备运行的轻量级应用,使得即便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教育信息化也能得到有效的推进。

5.2 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执行者,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的教师培训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此外,组织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最佳实践的分享,将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同时,将技术应用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可以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地掌握和运用新技术。

5.3 开发本土化资源

教育内容的本土化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发适合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考虑到多语言环境的需求,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使得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建立本土化的资源开发团队,可以确保教学资源的开发更加贴近本地实际,更有效地服务于本地教育的需求。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为改善边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智能语音、自适应学习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师资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要实现技术的有效应用,还需要解决基础设施、教师培训、文化适应等方面的挑战。未来应该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多方协作,推动AI 技术与边疆农村英语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陈丽. iFIAS 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师生言语互动分析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 (10): 144-146.

[2]马彬彬. 让英语课堂“ 动” 起来——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J].天津教育, 2025, (14): 5-7.

[3]郭斯琦.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5, (13):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