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王健
辽宁博大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引言
随着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测绘技术已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InSAR 技术等方面。测绘技术对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的关键作用,为完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新思路。
1 土地管理的内容
土地管理是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规划、科学配置和有效监管的综合性工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土地调查与确权登记,通过测绘技术建立精准的地籍档案;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和生态保护空间布局;土地征收与供应,规范建设用地审批流程;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土地执法监察,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土地市场调控,完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管理贯穿土地资源的全生命周期,需要协调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测绘技术的内涵
测绘技术是通过测量、采集、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实现对地球表面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进行精确描述的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运用专业仪器和方法,获取地物空间坐标、高程、形状等基础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形成地图、模型等可视化成果。传统测绘依赖光学仪器进行地面测量,现代测绘则融合卫星定位、遥感影像、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实现从静态测量到动态监测的跨越。该技术不仅提供空间基准框架,更为土地管理工程建设、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精准的地理信息支撑,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技术。
3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测绘技术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空间数据支撑。通过遥感影像和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土地资源的快速调查与动态监测,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高精度测绘成果为地籍管理、权属确认提供可靠依据,有效减少土地纠纷。三维建模技术辅助国土空间规划可视化决策,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实时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行为,强化执法监管能力。测绘技术的数据整合功能还打破了信息孤岛,推动土地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信息保障。
4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4.1 无人机测绘
无人机测绘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通过搭载高分辨率多光谱传感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可获取厘米级精度的正射影像,地面分辨率可达2cm,满足1:500 比例尺制图需求。在田块规整化工程中,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三维实景模型,配合点云数据如密度 >50 点/㎡精准计算土方量,误差控制在 3% 以内。同时,基于 NDVI 指数反演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如精度 >90% ,为耕地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期影像对比分析,可监测田坎系数变化如阈值设定± 0.05,评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无人机系统机动性强,单架次可完成 200 公顷区域测绘,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5 倍以上,特别适用于山区、水域等复杂地形的整治监管。
4.2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技术通过发射脉冲激光束如波长 1064nm 或 1550nm 并接收反射信号,实现亚米级精度如平面 ± 15cm ,高程 ± 10cm 的地形测绘。在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中,点云密度可达 20-50 点/平方米,能够穿透植被冠层获取真实地面高程数据,有效识别微地形特征如如坡度变化 >5∘ 的区域。通过多回波信号处理技术,可分离地表植被与建筑等地物,生成分类点云数据如I 类地面点占比 >80‰ 。在三维实景建模方面,结合RGB 影像数据,构建的三角网格模型如TIN 分辨率达5cm,可精准计算挖填方量如误差 <2% ,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可靠基础。该系统特别适用于丘陵山区地形测绘,单日作业面积可达 50km2 ,较传统测量方法效率提升8 倍。
4.3InSAR 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分析多时相SAR 影像的相位差,实现毫米级精度如轴向形变监测精度
年的地表形变监测。采用永久散射体PS-InSAR 方法,在城市化区域可提取建筑、道路等稳定反射点的形变序列如采样密度 >200 点 /km2 ,有效识别地面沉降漏斗区如沉降速率 >30mm/ 年。对于滑坡预警,利用短基线集 SBAS-InSAR 技术处理 Sentinel-1 数据如重访周期 6 天,可捕捉缓慢蠕变如位移速率 2-10mm/ 月的初期特征。通过融合升降轨观测数据,解算三维形变场如水平向精度 ± 5mm ,结合地下水位等辅助参数,建立形变预测模型如拟合优度 R2>0.85 ,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矿区沉降监测,监测范围可达 1000km2, r景。
4.4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测绘技术通过高精度空间数据采集为权属确认提供技术保障。采用网络 RTK 技术如平面精度 ± 2cm ,高程± 5cm进行界址点测量,配合无人机航测如分辨率 3cm 制作正射影像工作底图,确保宗地测绘误差控制在5cm 限差内。通过GIS 平台构建拓扑关系,自动检测宗地重叠如容差 0.1 ㎡与缝隙问题如阈值 0.5m2 ,实现图形-属性-档案的三维关联。针对复杂权属纠纷区域,运用倾斜摄影测量建立三维实景模型纹理分辨率 1cm,辅助指界确认。同时,基于移动 GIS 的野外调绘系统实现权属信息实时录入,数据入库合格率达 99% 以上。因此,通过建立多尺度地籍数据库如 1:500 宗地图、1:2000 村级图,形成覆盖确权全流程的测绘技术体系,显著提升确权效率与成果质量。
4.5 智慧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平台基于多源时空大数据融合技术,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平台集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如 0.5m. 、无人机航测数据如 5cm 和物联网传感网络实时信息,通过分布式存储架构如 Hadoop管理超过PB 级的空间数据。采用微服务架构开发的空间分析引擎,支持并行处理矢量叠加分析如响应时间 <3s 和栅格代数运算如 100km2 区域计算耗时 <5minc 。平台内置机器学习模块,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如准确率>92% 自动识别建设用地变化图斑。三维可视化子系统采用WebGL 技术,实现城市地块级精度的三维仿真如模型面片数 >500 万。因此,通过RESTfulAPI 接口与政务系统对接,日均处理业务请求超 10 万次,为城市土地审批、供应和监管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结束语
总之,测绘技术的创新发展持续推动着土地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多源数据融合,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智能监测体系。为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的现代土地管理模式提供了技术框架,对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斌,蒋婷娟.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农业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界,2024,(05):128-130.
[2]赵丙坤.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4):157-159.
[3]杨荣水.房产测绘技术在印江县农村不动产管理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24,56(03):187-189.
[4]应鹏.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2):162-164.
[5]黄赞琪.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4,(2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