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
聂森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215600
引言:在当前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应综合利用跨学科的形式,同时还要将其做好整合,加强其实践性和综合性,以此对学生展开全面引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以此形成数学创新的格局,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意义
1.1 弥补分科教学不足
在新课标环境下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分科教学中各学科知识体系相互分割和知识迁移效率低下的弊端,通过将代数中函数与变量概念与物理学的速度公式和化学中的反应速率相衔接。学生在搭建函数模型和分析变量间联系时,可更为透彻地理解知识在实际问题里的逻辑构成。教师通过把几何当中图形的变换与美术学科中的对称构图联系,加深学生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直观感受与空间想象方面的能力。将统计与概率知识与地理、历史的数据处理相结合作用,促进对样本、扇形图、折线图以及事件概率估计等概念的综合运用实力。在跨学科融合推进中学生必须不断地综合运用核心能力,进而达成从“ 题目解答的学习途径” 到“ 问题探究的学习途径” 的转换[1]。
1.2 有效落实教育政策
由于新课标实行的现有背景,初中数学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对切实贯彻教育政策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教育政策强调依靠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生数据分析及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数学知识,以此增强学生在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运用引入实际问题的情境手段,引导学生把数学工具派上用场,强化对知识结构的综合领悟,与课程标准中“ 问题解决” “ 数学建模” “ 推理论证” 等学习要求相契合,着实推动学生形成全面知识体系与数学思维模式,实现教学目标跟政策导向的深度相符,更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良。
2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2.1 内容联合,开发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
在新课标推进的背景阶段,初中数学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强调内容的联合,以构建聚焦数学核心概念的多学科知识网络为途径,实现教学资源的系统整合与重新搭建,以核心思想为引领,通过物理、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成分,分析其在数据处理与模型建构核心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进而挖掘具有多元知识框架的教学资源。
以“ 正数与负数” 课程为例,当引导学生掌握有基本概念与运算规定的时,教师融入地理中海拔的起伏态势、气象中温度的增减幅度、生物内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向和物理上速度的方向特性等学科内容,采用以坐标系表示式对数值变化规律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在多维场景下理解数的正负本质与运算规则的实际内涵,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结构属性,提升代数呈现与数量建模水平,采用上述内容联合的策略,既延伸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强化了学习所获知识的迁移力,还利于提升学生在复杂场景中借助综合运用数学手段开展问题分析与模型构建的学科素养。
2.2 策略整合,丰富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
根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跨学科融合教学要求教师冲破学科的限制,创建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的综合型知识体系,应将学科内容和思维习惯以及表达形式做系统整合,促进学生在空间感知与函数观念等方面协同成长,策略整合应聚焦于知识结构和方法迁移以及能力生成这三个维度加以开展,以创设问题情境、嵌入数学工具与重组学科视角为途径,搭建多层次协同的融合教学活动体系。
以“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这一课题教学而言,教师可引入物理学当中速度和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模型,铺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模型,促使学生借助运算分析实际问题。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表格处理跟流程图谋划,指引学生构筑方程求解的算法实施流程;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资源配置及公平性相关问题,借助方程求解开展量化分析,提升学生在数量关系建模上的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还可配合地理课程里的区域人口统计数据开展,运用设元构建数学模型和列方程求解,增进学生的代数运算水平与数据分析意识,由此实现代数思想与跨学科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深度耦合[2]。
2.3 素养融合,把握跨学科融合教学重点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将素养融合当作核心理念,在借助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以及思维模式的有效整合,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在跨学科教学相关工作中教师需留意从知识融合、方法迁移、思维塑造这三层面,精细把握融合核心,实现数学知识跟其他学科知识相互助力和共同生长,避免形式化拼凑与低层次融合现象。
以实施“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为例,教师需在精准落实诸如运算顺序和正负数运算准则以及运算律等关键内容之后,掺入物理中速度与方向的矢量体现、化学里正负离子的反应方程式、地理上海拔的表示等相关知识场景,带领学生在数量关系转换的阶段里加强有理数的意义构建与运算技能。凭借构建起数轴模型,分析方向跟数值的关系,在正负符号的转变中渗透数学抽象意识;采用估算与整合的办法简化算法,提升运算求解的效率;通过图示呈现与代数表达式探究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增强模型组建能力;在处理多学科数据资料期间,实施数据分类整理、数值运算及结果说明,提高数据剖析与推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融合教学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还要结合不同学科对资源进行管理,充分利用有效的数学资源展开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学生的后续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学科的融合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成长。
参考文献:
[1]武建.项目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策略探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10):121-123.
[2]南海中学,邹勤城.跨学科背景下初中数学融合教学的策略探索[J].读 写算,2025,(13):27-29.
[3]黄惠玲.初中数学“ 一中心、二支撑、三协同” 学科育人路径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5,(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