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凌云龙

双辽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共部门组织形态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供给与公共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其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直接关系到组织运行效率与服务能力提升。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置失衡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首先暴露出的问题便是基础设施配置失衡,具体表现为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配置处于不均衡状态,部分经济状况较为良好的单位,配置了高性能服务器以及专业化管理系统,然而更多基层单位,依旧在使用老旧设备,甚至还存在手工录入与电子化操作并行的情况。

(二)标准规范执行出现缺失情况

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标准,然而在实际的执行环节中却出现了较为十分突出的差距,各个单位对于档案元数据标准、文件命名规则等这些基础要求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同一个系统里的不同部门或许会采用不一样的归档流程。

(三)专业人才结构出现断层情况

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典型的“ 中间弱化” 特性,那些熟练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的老员工难以适应新技术提出的要求,而新入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经验,在这两类人员之间缺少懂业务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起到衔接作用。

(四)安全保障机制较为薄弱

随着档案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信息安全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多数单位目前依旧停留在较为简单的密码保护以及本地备份阶段,尚未有完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权限设置过于粗放、访客账户管理松散等这类现象广泛存在,部分敏感档案存在着非授权访问的风险。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

(一)分级构建集约化基础设施

针对当前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存在差异,要采取分层推进的建设策略,经济发达地区可率先建成区域级档案数据中心,将辖区内事业单位的存储资源与计算资源整合起来,实现硬件设施的共享利用。欠发达地区要制定梯度升级计划,优先保证基础数字化设备全面覆盖,防止盲目追求高端配置。最关键的是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借助远程监控以及技术支持,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推行标准化全流程管理

标准化建设应从文件生成环节抓起,在归档、存储、利用各阶段嵌入质量控制节点。建议由省级档案主管部门牵头,开发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操作手册和模板库,将国家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指引。特别需要强化元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在电子文件生成时即强制录入关键要素,避免后期补救。同时建立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定期抽查和系统日志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执行偏差,确保标准规范真正落地为操作习惯。

(三)实施"业务+技术"双轨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需摒弃传统单一培训模式,设计出阶梯式培养方案,针对在职档案人员,着重强化信息技术实操训练,借助案例教学帮助他们掌握系统操作要点。对于新进技术人员,要安排档案业务轮岗,使其深入领会分类鉴定等专业要求,可以建立跨部门项目小组,凭借共同开发管理系统模块等实践,推动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有机融合。完善职业发展通道,设置懂档案管理又有信息化能力的复合型岗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断层问题。

(四)构建动态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保障要构建预防、监控、响应紧密结合的机制,基础层面进行物理环境以及网络安全的双重强化,重点岗位推行生物识别等身份认证技术,核心环节是建立行为审计系统,对电子档案的生成、修改以及调阅进行全程记录,还要形成周期性风险评估制度,依据技术发展定期更新防护策略,针对新型网络威胁开展模拟攻防演练。并且要制定详细的灾难恢复预案,明确数据备份策略以及应急处理流程,保证突发状况下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可用。

三、实施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重点在于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应当由主管部门出台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边界和协作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真空或多头管理现象。需要特别建立信息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档案数字化率、系统使用效率等关键指标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形成刚性约束]。

(二)资金保障

稳定且充足的经费投入乃是信息化建设可持续推进的物质根基所在,有必要构建起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财政部门理应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预算保障范畴之内,专门设立专项经费用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进行系统维护工作,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建议借助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适度的倾斜照顾。

(三)技术保障

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要依据实际需求来进行,以此形成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能力建设模式,可以考虑组建一支由档案专家以及信息技术人员共同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以便可为各个单位给予常态化的技术指导以及问题解决办法。建立区域性的技术共享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凭借该平台可达成软件工具、解决方案等资源的共同建设与共享,降低单个单位所面临的技术门槛。

结语

在未来的实践探索进程里,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并非单纯的技术叠加,而是要借助制度重构、流程再造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共同推进,如此才可切实释放数字化潜能。

参考文献:

[1] 顾娟.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路径分析[J]. 管理学家,2025(5):43-45.

[2]陈少敏.关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分析[J].兰台内外,2025(19):26-28.

[3]王薇,师鹏,霍向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5(3):28-30.

[4]刘秀芳.浅析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J].四川劳动保障,2025(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