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作者

冼锋

茂名市祥和中学 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

一、跨学科融合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跨学科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初中数学教育而言,跨学科融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跨学科融合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将几何图形与美术设计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美术创作来应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角度来看,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跨学科课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这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跨学科融合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跨学科融合符合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通过跨学科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几何图形相关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在几何图形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为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就引入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通过观察、展开与折叠等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这部分内容可以与美术设计中的立体造型相结合。例如,在美术设计中,学生可以利用纸张制作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图形的尺寸、角度等,从而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 勾股定理” 是几何图形中的重要内容。勾股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活和美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美术设计中,当需要绘制直角三角形的图案时,就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来确定三角形的边长。勾股定理还可以与美术设计中的黄金分割比例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美感的作品。

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 视图与投影” 部分,让学生学习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如何绘制物体的三视图。这与美术设计中的透视原理密切相关。在美术绘画中,正确运用透视原理能够使画面更加逼真、立体。通过将数学中的视图与投影知识与美术设计中的透视原理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美术绘画的技巧,同时也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与美术设计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北师大版教材中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如立体图形的特征、勾股定理、视图与投影等。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美术设计,如制作立体模型、绘制具有数学原理的图案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跨学科融合的课程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和美术设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和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内容设计

第一阶段:知识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美术作品,如建筑设计、平面广告等,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几何图形元素。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讲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如立体图形的分类、勾股定理的应用等。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美术设计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利用纸张制作一个立体图形的模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确定模型的尺寸和形状。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勾股定理、视图与投影等知识运用到美术设计中,如绘制具有数学原理的图案、设计符合透视原理的画面等。

第三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设计作品,并让学生介绍自己作品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和美术设计方法。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作品的创意、数学知识的运用、美术设计的技巧等方面。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提供参考。

(三)课程实施设计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知识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实践操作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课程评价方面,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品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四、结语

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几何图形与美术设计的融合为例,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通过跨学科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跨学科融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符合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结合更多的学科和实际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要加强对跨学科融合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为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实践。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相信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秀辉,张玲.基于自然生长理论的初中数学大单元课程设计[J].天津教育,2025,(21):92-94.

[2]宋慧珍.跨学科视角下初中生数学建模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19):54-57.

[3]邹凤.跨学科融合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13):80-82.

[4]徐文波.初中数学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实践路径[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1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