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

作者

刘云吉

邹平市第二中学,2562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策略,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生本理念缺失、实践教学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兴趣巩固教学、强化主体地位、理论结合实际等优化策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利用趣味实验、多媒体技术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操作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多元化实验、强调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应用等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些策略旨在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推动教学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课堂导入 策略研究

引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生本理念缺失、实践教学缺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参考,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1.1学习兴趣不足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首先,物理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概念和原理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困惑和挫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较为传统,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课堂氛围不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无法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例如,一些教师在讲解复杂的物理公式时,只是单纯地推导和讲解,而没有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导致学生觉得物理学习枯燥乏味。

1.2生本理念缺失

尽管新课改着重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生本理念的落地仍存在诸多短板。一方面,许多教师没能彻底完成角色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然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严重不足,致使其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施展。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过短,学生还未充分表达观点,讨论就已结束。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够简约高效,重点不够突出明晰。学生在繁杂的物理知识学习进程中极易产生认知混乱,并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整理能力,难以搭建起完善且简洁清晰的知识结构。像在讲解物理概念时,教师列举过多无关案例,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此外,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物理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只是简单地演示,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只能被动观看,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1.3实践教学缺失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首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课时有限,使得许多物理实验课难以有效完成,只能停留在理论讲解阶段。其次,学校在物理实验设备和资源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物理定律的验证过程,限制了他们对物理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时,往往缺乏创新,实验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一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设备,但由于缺乏维护和更新,设备老化,无法满足现代物理实验的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设备故障等问题,影响了实验效果。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1兴趣巩固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兴趣巩固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利用苹果落地、雨滴下落等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原理,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趣味实验也是有效方法,如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播放云霄飞车视频吸引注意力,再引导学生参与麦克斯韦滚动摆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物理定律。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直观教学情境,通过动态视听结合形式讲解难理解的物理理论知识,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吸收。这些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2强化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理念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摒弃传统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中心地位。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概念时,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材料,进行硬币和纸条的自由落体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再适时引入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角色,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锻炼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措施,落实生本理念,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全面发展。

2.3理论结合实际

物理作为实验科学,理论与实际结合对学生理解和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多元化的实验内容,如在力学课程中,引入摩擦系数的测定、弹簧振子的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力学原理。强调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动手操作,还要学会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如在光学课程中,让学生设计光的折射实验,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分析实验数据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此外,将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这些方法,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良性互动,提升综合素养。

结束语: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至关重要。通过兴趣巩固教学、强化主体地位和理论结合实际,我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生本理念,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推动高中物理教学在新课改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冉林泉.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新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1).

[2]张桂银.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新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9, 669(13):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