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问题及措施

作者

郭敏

阜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问题及措施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加。优质的市政道路不仅能够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优化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设计与施工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二、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问题

(一)设计前期调研不充分

部分设计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分布、周边交通流量及居民出行需求等方面的调研不够深入。

(二)路线设计不合理

路线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环节。一些道路在路线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城市规划以及与周边道路的衔接。

(三)排水设计缺陷

排水系统对于市政道路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设计中,排水设计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排水设计标准偏低,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暴雨强度的变化以及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硬化面积增加等因素,导致在暴雨天气下,道路积水严重,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对道路结构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排水管道的布置不合理,存在排水不畅、管径过小等问题,部分排水口位置设置不当,容易被杂物堵塞。

(四)附属设施设计不完善

市政道路的附属设施包括路灯、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一些工程在附属设施设计上存在不完善之处,如路灯的照明亮度不足,间距过大,影响夜间行车安全;交通标志、标线不清晰、设置位置不合理,容易误导驾驶员,引发交通事故;护栏的强度和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问题

(一)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工艺直接影响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道路基层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导致基层的压实度不足,强度不够,容易出现路面下沉、开裂等问题。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不稳定,摊铺厚度不均匀,碾压遍数不足,使得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准确,振捣不密实,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二)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管理是确保市政道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在施工现场,存在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施工设备陈旧老化、施工进度计划不合理等问题。同时,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安全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通常在城市市区进行,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重视不够,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如施工现场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围挡不规范、高空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此外,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设计前期调研

设计单位应高度重视设计前期调研工作,组建专业的调研团队,深入项目现场,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在地质勘察方面,要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设备,准确掌握地质条件,为道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调,获取详细的管线资料,并采用物探等手段进行核实。同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结合城市规划和居民出行需求,合理确定道路的等级、宽度、车道数等设计参数。

(二)优化路线设计

在路线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城市规划、交通流量等因素,遵循安全、经济、环保的原则。对于山区道路,要合理设置纵坡和弯道半径,确保行车安全。在道路与周边道路的衔接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交通流线的顺畅性,避免出现断头路、错位路口等问题。此外,要注重道路景观设计,使道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完善排水设计

提高排水设计标准,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合理确定暴雨强度重现期。优化排水管道的布置,根据道路坡度和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排水口位置和管径大小,确保排水畅通。采用新型的排水材料和技术,如透水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定期清理排水管道和排水口,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改进附属设施设计

在附属设施设计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合理设置路灯的位置和间距,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确保照明亮度满足要求。优化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使其清晰、准确、易于识别,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加强护栏等防护设施的设计,确保其强度和高度符合规范要求,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五)规范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六)强化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加强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施工资料的管理,确保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七)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对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等危险作业环节,要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同时,要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结论

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强设计前期调研、优化路线设计、完善排水设计、改进附属设施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强化施工管理以及重视施工安全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和舒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推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建聪.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20):103-105.

[2]郭杰,郭琦.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2(08):57-59.

[3]李保才,张继省.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247-248.

[4]黄磊.关于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四川水泥,2020(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