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高平
嵊泗县兴盛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 舟山市 316000
摘要: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全新的养护理念,强调养护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路况和环境条件选择针对性的预防习惯养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养护成本、提升养护效率。加强对该养护模式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公路施工中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引言
预防性公路养护是一种新的路面养护理念,是指采取更具成本效益的措施,对基本处于良好状态或出现某些早期功能性病害的路面或附属设施进行有计划的养护,以保持或改善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使用性能。加强对现有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公路的价值和效能。作为保证公路畅通及行车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延缓路面损耗速率、延长公路使用年限、降低养护成本、提高行车安全性、降低对交通的影响,是一种优势显著的养护策略。因此,对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1公路施工中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意义
1.1提升公路使用质量
公路施工中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核心在于“预防”,即通过在公路施工和运营初期就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措施,防止或延缓公路病害的发生。如此一来,就可以显著减少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破损和病害,如裂缝、坑槽、车辙等,从而确保公路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行驶于这样的公路上,不仅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还能为乘客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旅行环境。
1.2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在公路施工中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公路的老化速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公路养护方式大多是在公路出现严重破损后才进行修补,而预防性养护则强调在公路状况良好或刚开始出现微小损坏时即进行养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路的损坏程度,从而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实现了公路养护成本的减少,以及公路投资效益的有效提升。
1.3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公路养护的成本。一方面,由于预防性养护是在公路状况良好或刚开始出现微小损坏时即进行,因此可以避免因公路破损严重而需要进行的大规模维修和重建,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养护资金。另一方面,预防性养护通过科学的养护计划和养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公路养护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性。
1.4促进社会经济效益
提升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使用质量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更能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良好的公路交通环境可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降低公路养护成本,提高公路投资效益,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另外,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还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增强了公众对公路交通的信任和满意度,实现了公路交通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
2公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具体应用
2.1薄层罩面技术
薄层罩面技术通过铺设一层较薄的沥青混合料,以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和耐久性。薄层罩面技术主要分为冷薄层罩面、热薄层罩面和温薄层罩面三种类型,需根据具体路况和养护需求进行选择。冷薄层罩面适用于工期紧张、交通量较小且路面病害不严重的低级公路。该技术采用未加热的沥青混合料,通过机械摊铺和压实,形成一层新的路面结构。热薄层罩面则适用于重载交通和对抗滑性能、平整度有较高要求的公路。该技术采用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摊铺和压实,能够显著提高路面的综合性能。温薄层罩面则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养护方式,适用于对路面使用性能有较高要求,同时不能影响公路正常使用的高级公路。薄层罩面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且能够有效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2.2薄浆封层技术
薄浆封层技术是在路面上喷洒一层薄浆材料,形成一层紧密的封层,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该技术适用于处理路面早期病害,如疲劳裂缝、剥落、渗水等,同时能够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薄浆封层技术的施工过程包括材料准备、喷洒施工和养护等步骤。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选择质量良好的薄浆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喷洒量和喷洒方式。在喷洒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专用的喷洒设备,确保薄浆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完成喷洒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养护,使封层与原有路面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路面结构。薄浆封层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方便、效果显著,且对交通影响小。通过该技术,可以快速处理路面早期病害,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技术还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进一步提升路面的摩擦力、排水能力、确保通行车辆的驾驶安全、减少路面损害,可采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在公路表层铺设碎石层。并且,碎石层可部分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进一步保护路面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应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时,需要合理选择碎石材料,确保其粒径、硬度和耐久性等符合相关要求。同时,需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碎石层铺设均匀、密实,达到最佳的路面养护效果。
2.4微表处养护技术
公路运行过程中,因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凹陷等前期病害,合理应用微表处养护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此类问题。首先,施工前需要进行勘察,获取相关信息。将填充料、沥青等相关材料按照设计比例进行混合,完成路面铺装,在路面形成薄层罩面。该养护技术与稀浆封层工艺相似,通过专业的碾压设备进行碾压,可大幅提升薄层罩面压实度。其次,完成基础材料铺装工作后,进行钢筋搭接工作,确保所用材料的规格、型号符合要求。最后,交由专业的质检团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养护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微表处养护技术效果,需要选用弹力强、强度高、耐磨性优异的工程材料。
2.5裂缝灌封技术
部分公路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路面,在运行过程中,路面收缩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会影响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应用裂缝灌封技术,施工步骤如下:先对裂缝进行清理,将加热的沥青灌入裂缝中,在灌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灌封速度和灌封量,使沥青与路面保持水平即可。完成灌封后,需要及时检查灌缝表面,避免路面存在颗粒结块,并等待一段时间让沥青冷却。一般需冷却15min左右,具体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天气情况来确定。温度降至合理范围内后,车辆即可正常通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公路养护过程中,合理运用预防性养护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公路养护支出,还能有效提高公路养护效率,确保养护质量。因此,需要意识到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并制订科学的预防养护体系,确保养护工作的高效进行。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对预防性养护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专业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及加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材料的优化,进而推动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松.公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4(6):160-162.
[2]卢少利.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J].四川水泥,2024(6):216-218.
[3]陈君凤.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4(6):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