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效率提升的技术分析

作者

唐志强

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为提高混凝土拌合站的生产效率,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对混凝土拌合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影响其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技术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实施智能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搅拌设备、优化运输流程以及在生产框架内加强节能措施。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拌合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中国工程建设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效率;提升技术

1混凝土拌合站发展现状

混凝土拌合站作为建筑材料生产设备中的关键设备,由五个整体系统和相关辅助设施组成。这些系统包括搅拌设备、称重系统、运输系统、储存系统和控制系统。在混凝土拌合站的运行过程中,水泥、骨料、粉煤灰和外加剂等各种成分与水混合,生产出适用于工程建设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拌合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工程项目的后续阶段,因此在推动中国建筑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2.1控制方式

在传统混凝土搅拌站的操作流程中,生产人员通常依靠人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生产。然而,这种控制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包括生产过程不稳定、控制精度不够等。混凝土生产对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处理不当会导致不符合生产标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此外,人工操作的特点是生产效率低,误差率高。这种方法费时费力,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给操作过程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最终阻碍了大规模高效生产目标的实现。

2.2生产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生产设备经常在长期高负荷的条件下运行,导致普遍存在老化和磨损问题。这些因素对生产效率和混凝土质量都有直接影响。此外,维护工作的延误也会加剧这些问题,导致能耗增加和材料比例失调。这些问题给混凝土拌合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并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3运输方式

混凝土拌合站完成生产后,随后使用专用车辆将混凝土运往建筑工地。然而,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运输方案效率低、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搅拌站的整体生产效率。这些低效率问题甚至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使其不适合工程应用。在传统的混凝土运输实践中,车辆的行驶路线主要由管理人员决定,这往往会导致运输路线不理想。人工调度和监控运输车辆既费时又耗费资源,无法实现高效运送混凝土的目标。此外,运输过程还存在固有的安全风险。例如,运输车辆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事故,而这些车辆排放的废气则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实施有效的策略。

2.4生产能耗

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风险。混凝土搅拌站的主要能源包括电力和燃料,混凝土的运输、搅拌和加热都需要大量能源。能源供应不足或不及时会对生产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混凝土生产需要大量水资源,这些资源的不当管理或过度浪费会扰乱生产的有序进行并导致水污染,从而危及现场操作的完整性并影响生产流程的凝聚力。

3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效率提升技术手段

3.1引进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是数字技术的一种进步,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件,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促进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其他设备。通过将智能控制系统与混凝土搅拌站的操作流程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生产的动态监控,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整体效率。

3.2引进自动化搅拌设备

目前,在众多的混凝土搅拌站中,所使用的搅拌设备大多还停留在手动操作的阶段。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混凝土需求的日益增长,这种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对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大幅提高这些搅拌站的生产效率,必须果断地摒弃陈旧的手动操作方式,积极引入先进的自动搅拌设备。通过将源自前沿数字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与传统搅拌设备进行巧妙而深度的结合,无疑为混凝土搅拌站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借助这一创新举措,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编程的强大功能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整合所带来的优势是多方面且显著的。首先,它实现了生产流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操作,其中包括自动称重、喂料、混合以及卸料等。在自动称重环节,高精度的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协同工作,能够精确地测量各种原材料的重量,确保每一批次混凝土的配比都严格符合预设标准,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人工称重误差而导致的产品质量波动。自动喂料系统则根据计算机编程设定的参数,有条不紊地将原材料输送至搅拌设备中,其不仅大大提高了喂料的速度和准确性,还显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干扰。在混合过程中,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混凝土配方和生产要求,精准地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以及搅拌顺序等关键参数,使各种原材料在搅拌设备中得到充分且均匀的混合,从而保证了混凝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自动卸料系统则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迅速而高效地将成品混凝土从搅拌设备中卸出,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3优化运输环节

当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完成后,运用专用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为提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混凝土及时供应,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科学调整运输线路。结合区域交通条件及混凝土拌合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尽可能的降低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间,避免限行或堵车等现象影响混凝土运输。第二,提升运输能力。科学调整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尽可能的提高混凝土运输车辆容量,进而实现大批量运输目的。例如,可将大型卡车或其他运输车辆用于混凝土运输,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基础上降低运输成本。第三,提高装载效率。借助机械设备装载混凝土,或采取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提高混凝土运输效率,避免混凝土浪费。

3.4提高生产环节绿色节能水平

在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环境污染等现象时有出现,为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产环节绿色环保水平,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淘汰传统生产设备,优先使用高效、低能耗设备,降低生产环节电能消耗。例如,可借助高效电动混凝土搅拌设备提升混凝故土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环节电能利用水平。第二,做好回收利用。将回收利用技术与混凝土拌合站生产环节相互结合,可实现混凝土生产废弃物分类处理及二次回收利用,避免材料浪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的[3]。例如,可使用再生骨料减少传统骨料消耗。第三,营造绿色环保的生产场地。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期间出现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等,为生产人员创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环境,使各道生产环节紧密协调,提高生产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混凝土拌合站可提高混凝土生产效率,保障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质量。传统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能耗严重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提高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效率,应引进智能控制系统、引进自动化搅拌设备、优化运输环节、提高生产环节绿色节能水平,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材料需求,按期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磊.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效率提升的技术研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4):0144-0147.

[2]康永祥.混凝土拌合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故障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0):272-273.

[3]司鸭群.水泥混凝土拌合站的选址与布局[J].科技资讯,2021,19(29):52-54.

作者简介:

唐志强,1988年11月19日出生,男,满族,籍贯:河北省秦皇岛市,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沥青拌合站生产施工,保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