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作者

潘念念

420881198601200013

引言:土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先行步骤,涵盖了挖掘、运输、填筑、压实等一系列作业过程,是形成建筑场地、构建工程基础的前提条件。其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与有效实施,不仅影响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因此,对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1.1 土方工程定义与分类

土方工程是指利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对土壤进行开挖、搬运、填筑及压实等作业的总称,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施工目的与内容的不同,土方工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场地平整、基坑(槽)开挖、路基填筑、堤坝修筑、土方回填等。每一类工程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与施工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1.2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是确保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关键。良好的土方工程能够为建筑物提供坚实的基础,防止因地基沉降不均导致的结构损坏。土方工程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高效的土方施工可以缩短工期,减少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成本。再者,合理的土方工程规划与实施有助于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掌握并优化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

2 建筑施工中土方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2.1 场地平整技术

场地平整是土方工程的首要任务,旨在通过挖掘与填筑,使施工场地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与坡度,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该技术主要包括测量放线、土方计算、土方调配与平整作业等步骤。现代施工中,常采用 GPS 定位、无人机测绘等先进技术进行精确测量,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土方量计算与优化调配,以提高施工效率与精度。

2.2 基坑(槽)开挖技术

基坑(槽)开挖是土方工程中的难点与重点,直接关系到地下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开挖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包括开挖顺序、支护方式、降水措施等。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与坡度,避免超挖或欠挖,同时做好边坡支护与监测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对于深基坑,还需考虑采用逆作法、SMW 工法等先进技术,以提高开挖效率与安全性。

2.3 路基填筑技术

路基填筑是道路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填筑前,需对路基基底进行处理,清除杂物,压实至规定密度。填筑材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石料,分层填筑,每层厚度根据压实机械性能与填料性质确定,一般不超过 30cm 。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水量,确保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以达到最大干密度。压实作业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确保压实均匀,无漏压、死角。

2.4 土方回填技术

土方回填主要用于建筑物基础、地下室周边、管道沟槽等部位的填筑,以恢复原地形或提供必要的支撑。回填前,需对回填区域进行清理,去除积水、杂物等。回填材料应选用与原土质相近或更好的土料,避免使用腐殖土、冻土等不良土料。回填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过大,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进行压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重要部位,还需进行压实度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3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现存问题

3.1 施工技术选择不当

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因缺乏对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及施工环境的深入分析,盲目采用传统或不适宜的施工技术,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成本增加,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软土地基上直接进行大面积开挖,未采取有效的支护与降水措施,易引发边坡失稳、基坑坍塌等事故。

3.2 施工管理不规范

土方工程施工涉及多个环节与多个工种,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与协调。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如施工计划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当、质量控制不严、安全监管缺失等,导致施工进度受阻,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频发。特别是在雨季或冬季施工时,若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3.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扬尘、噪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部分施工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水土保持等措施,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损害了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

4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4.1 科学选择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科学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在开挖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土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信息,为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提供依据。对于复杂地质条件或深基坑工程,应邀请专家进行论证,采用先进的支护结构与降水技术,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4.2 加强施工管理

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施工计划、资源配置、质量控制、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工期,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与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4.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施工单位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纳入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在施工前,应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明确防尘、降噪、水土保持等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洒水、设置围挡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应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结束语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与成本。面对当前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施工单位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的实施,以提高土方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工程实践的深入发展,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彦平 .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土方填筑施工技术实践探析 [J]. 当代农机 ,2024,(09):100+103.

[2] 胡杰 . 道路工程路基土方施工技术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4,(03):132-134.

[3] 杜娟 . 建筑工程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J]. 建材与装饰 ,2018,(4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