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实践与经验总结
林勇
421181199109054453
引言 : 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项目的使用功能、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深入研究工程质量管理实践并总结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质量管理实践
(一)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它为整个项目的质量目标设定和实现路径规划提供了指导。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组建了专业的质量策划团队,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各专业工程师。首先,对项目的特点、规模、技术要求以及业主需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例如,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考虑到其功能复杂、业态多样,我们将质量目标设定为确保工程达到优质工程标准,同时满足不同业态的特殊使用需求。其次,制定了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检验标准以及质量责任人。针对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不同分部工程,分别制定了专项质量控制方案。例如,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重点控制桩基的成桩质量、混凝土强度等指标;在主体结构施工中,严格把控钢筋的加工与安装、模板的搭设与拆除以及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关键环节。
(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我们采用了多种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事前控制:在施工前,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及时发现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例如,在某住宅项目中,对进场的钢材进行抽样检测,发现一批钢材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及时进行了退场处理,避免了质量隐患。
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和旁站监督。质量管理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工工艺的执行情况、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对于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实行旁站监督制度,确保施工质量。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全程旁站,监督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顺序、振捣情况等,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事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严格按照质量检验标准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直至验收合格。在单位工程竣工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评估,整理工程资料,为工程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三)质量保证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管理网络。同时,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制度保证: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如质量检查制度、质量奖惩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激励,规范施工行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例如,在质量奖惩制度中,对质量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技术保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的科技含量。例如,在某高层建筑项目中,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构件的质量和安装精度。同时,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针对工程中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四)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建立量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业主、监理单位以及内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规律。针对质量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例如,在某项目中,发现墙面抹灰存在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发现是基层处理不当和抹灰砂浆配合比不合理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加强基层清理、改进抹灰砂浆配合比等改进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墙面抹灰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工程质量管理经验总结
(一)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只有全体人员都树立了强烈的质量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开展质量培训、质量宣传等活动,提高全体人员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自觉遵守质量管理制度,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二)加强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加强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责任人,加
强对施工过程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三)注重技术创新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提升工程质量。因此,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大胆创新,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工程质量管理涉及到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个参与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召开工程例会、质量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形成质量管理合力。
(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质量管理策略和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工程技术发展。
结论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改进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过程控制、注重技术创新、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对于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需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工程产品。
参考文献
[1] 蔡菲 . 工程质量管理与计划管理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10):55-57.
[2] 陆通鹏 . 探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最佳实践 [C]// 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 .2024 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平行专场会议——冶金工业专场会议论文集(中册). 贵州建工集团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24:91-94.
[3] 金亚英 . 建筑工程管理的经验总结与提升策略 [C]// 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2024 年智能工程与经济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工程管理与经济建设专题). 杭州中镱建设有限公司 ;,2024: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