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造价超支原因剖析及防控对策

作者

王家程

河北恒峰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邢台 054000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建设工程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合理的成本管理,对保证项目投资效益、提高项目质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项目风险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建设环节中,成本管理不仅涉及成本控制,还包括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成本管理不仅涉及成本的控制,成本管理通过有效地管理施工环节的成本,达到投资目标,从而为工程项目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对建设项目建设环节成本超支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探讨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为工程项目揭示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并提供参考;提出降低成本超支风险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理论上支持和实践上指导建设工程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建设工程建设环节的成本管理水平,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降低工程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造价超支原因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原材料产地的价格波动、以及国际市场行情的波动,都可能导致材料价格的上下浮动。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造价控制变得复杂,一旦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将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超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在建筑工程领域,人工费用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部分。由于建筑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人工费用上涨也已成为建筑工程造价超支的重要原因。

建筑项目建设的关键一环是施工组织设计,如果在建设组织设计的合理程度上,造成建设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进度拖沓等问题的发生,就会使成本上升。比如,不恰当地安排施工顺序,错误的施工工艺选择都会造成成本上的超支。成本控制的完善制度,有助于在预算范围内,保证建设过程中的费用支出。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有的企业由于没有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而造成成本管理的失控,从而造成了超额的成本管理。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的是建筑技术的先进程度。施工工艺落后,或造成施工过程质量问题,继而使返工、检修等额外费用增加。再加上技术落后,还可能造成建设进展迟缓、工期延长,造成成本上升。由于设计变更、建设条件改变等各种原因,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项目增量或减量,进而造成签证及变更的产生。这些变化和签证往往伴随着费用上的额外支出,造成成本控制的难度很大。

对建筑成本造成较大影响的是政府政策的调整。比如,可能造成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施工成本增加进而造成造价超支的,比如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等。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措施费用、环保治理费用等导致企业所需缴纳的额外费用,在建设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这些额外的成本,往往使本预算比较紧张,使成本超支的几率越来越大。

三、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造价超支防控对策

3.1 市场风险防控

建设企业要采取科学的材料采购战略,来降低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通过市场调查摸底资料,对资料价格进行合理预测,并对采购计划进行相应的制定,从而了解材料价格的走向。同时采用降低单一供应商依赖程度的多样化采购渠道,来提高材料采购的议价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长期的协作协议,来保证材料的质量,保证供货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供应商。施工企业针对人工成本上升问题,在人力成本控制上要采取有力措施。以降低单位工程人工成本为目的,优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人力资源管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减少因经营不当造成的返工、修补等费用支出。另外,对薪酬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员工主动降低费用支出。

3.2 技术创新与应用

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等先进建筑施工技术,要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施工流程、降低资源消耗。建立规范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的严格变更和签证管理制度。通过审批流程、责任主体及费用承担的明确变更及签证,防止因变更、签证造成的超额成本。

3.3 政策法规应对

狠抓政策法规动态,对建筑工程造价受政策调整影响的程度有较快的了解。降低政策法规变动所带来的成本风险,通过建立政策法规预警机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有章可循。及时调整发现的问题,避免因违规造成的额外费用开支。同时,为降低工程成本,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扶持。

3.4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地的管理是防止成本超支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建筑工地在建筑施工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要严格执行建筑组织设计,确保建筑工期的好坏,首先要加强建筑工地上管理。其次,要减少浪费现象,既要加强物资、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为防止因安全事故造成的额外费用支出,还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四、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了国内某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造价超支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本工程总投资约 50 万亿元,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建设周期 3 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超支现象十分明显,工程投资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案例背景的介绍,对我们对造价超支问题的实际情况有了较好的了解。

在对案例分析中发现:造成成本超支的原因有:设计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设计变更,致使工程量清单不准确,使工程造价增加所致。由于市场行情波动,有的材料价格涨幅很大,而材料供应不及时,又造成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成本超支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安排,造成了施工效率的低下,使工程造价增加。

五、总结

建筑项目建设成本超支既是机遇又是机会,要通过多种管理模式来破解这一问题,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的连锁一体化,才能使企业在以后市场竞争当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展望今后我国建筑业要紧紧抓住时代红利,主动拥抱技术和经营创新在克服费用超支问题上主动作为。通过对业改深的不断摸索与实践,以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为我国建筑事业的持续兴旺发达奠定牢固基础,建设项目施工环节造价超支难。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周鹏 , 李昌阔 .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J]. 居舍 ,2025,(07):173-176.

[2] 李青旺 . 分析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7):28-30.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07010.

[3] 王瀚斌 , 肖贞养 , 王骥 , 等 .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J]. 城市建筑 ,2025,22(04):213-215.DOI:10.19892/j.cnki.csjz.2025.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