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古典纹饰的初中美术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

作者

袁祯序

永修县第三中学 330300

引言: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古典纹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艺术智慧。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古典纹饰的教学却处于边缘地位,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精准定位课程目标,凸显文化与审美价值

(一)知识目标:深入掌握古典纹饰知识

在美术八年级的教学中,知识目标设定要让学生深入且全面地掌握古典纹饰知识 , 以赣美版八年级上册“传统纹样”这一课为例,学生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古典纹饰种类,像青铜器上神秘威严的饕餮纹、灵动多变的云雷纹,陶瓷上淡雅清新的青花纹、绚丽多彩的粉彩纹,还要熟悉这些纹饰独特的造型特点、巧妙的色彩运用和深刻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学习饕餮纹时要让学生明白其造型通常夸张、怪异,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象征着权力和神性,常出现在古代祭祀器物上 , 青花纹则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各种图案,展现出清新、高雅的艺术风格,是陶瓷装饰中的经典 , 通过这样的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构建起对古典纹饰的基本认知框架为后续的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能力目标:提升审美与创作能力

能力目标方面着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是关键 , 审美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对古典纹饰进行欣赏和评价,从造型的流畅与独特、色彩的搭配与协调、构图的平衡与和谐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美感。

创作能力则是让学生将所学的古典纹饰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 以赣美版八年级下册“装饰画设计”一课为例学生可以借鉴古代服饰上的云肩纹、如意纹等,设计一幅具有现代感的装饰画 ,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保留古典纹饰的韵味,同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展现出时代的气息。

(三)情感目标:培养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

情感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 在学习古典纹饰的过程中学生要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亲眼欣赏那些精美的古典纹饰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文化传承的意愿。

二、精心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展现古典纹饰魅力

(一)内容选择:涵盖多元古典纹饰类型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涵盖多种类型的古典纹饰,让学生全面了解其多样性和丰富性 , 除了常见的青铜器、陶瓷、建筑纹饰外,还可以引入服饰、家具、书画等领域的纹饰 , 以赣美版八年级教材为依托,在讲解服饰纹饰时可以介绍古代汉服上的云肩纹、如意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纹饰在服饰装饰中的作用和文化寓意 , 通过丰富的内容选择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古典纹饰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独特价值。

(二)内容组织: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

内容组织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赣美版八年级教材的教学顺序为例,先从简单的古典纹饰入手,如几何纹、植物纹等,让学生了解其基本造型和特点,在学习几何纹时,可以介绍回纹、方胜纹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制,掌握其线条的规律和组合方式,然后逐渐引入复杂的动物纹、人物纹等,分析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三)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

在课程内容组织中要注重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可以将古典纹饰与现代设计理念、艺术风格相结合,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以赣美版八年级“校园海报设计”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古典纹饰与校园主题相结合,设计出既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海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古典纹饰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使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出时代的活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一)情境教学法:营造古典文化氛围

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在讲解赣美版八年级“传统建筑纹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如张贴古代建筑纹饰的图片、摆放一些建筑模型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建筑之中,同时播放与古代建筑相关的音乐,如古筝曲、笛子曲等,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任务,如让学生扮演古代工匠,设计并绘制一座具有古典纹饰的建筑模型,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运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学习,以赣美版八年级“校园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为例学生分组进行策划、设计和制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古典纹饰知识,结合校园文化特色进行创意设计,例如有的小组可以设计具有古典纹饰的校园钥匙扣、书签等文创产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分工合作,进行市场调研、设计方案制定、产品制作等环节,通过项目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古典纹饰的应用。

(三)数字化教学法:拓展学习资源与渠道

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渠道,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展示更多的古典纹饰作品和相关知识,例如通过在线博物馆、数字艺术库等平台,让学生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古典纹饰精品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设计软件,如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引导学生进行古典纹饰的数字化创作,以赣美版八年级“电脑绘画”一课为例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软件,将古典纹饰与现代绘画风格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作品,数字化教学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结束语:基于古典纹饰的初中美术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为初中美术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精准定位课程目标、精心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典纹饰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课程模式,充分发挥古典纹饰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陶红艳. 新课程下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0(27):1.

[2] 陈怡宁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美术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J]. 新课程 ,2025(10).

[3] 牛淇 , 董黎明 . 基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初中美术课程设计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2(23):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