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张晨
加格达奇区育才小学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165000
摘要:现如今,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音乐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主要是将趣味游戏和音乐元素相结合,让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有着更为直接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音乐、爱上音乐。为此,本文围绕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一线音乐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地位逐渐提升,而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音乐游戏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具有显著作用[1]。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运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活动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是深受他们热爱的一项活动。所以,积极引入游戏教学法,对于小学音乐教学非常有效。音乐老师应当充分思考这一特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发挥音乐游戏教学的魅力,主动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做好物品准备,在教室内放置7个不同的水瓶,让学生们敲击水瓶来加深对音调的理解。这样的活动既能体验音乐的乐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调的概念。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玩“红灯停车,绿灯行”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来深入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休止符概念。这样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另外,从回声游戏、单车铃声、手机铃声等身边常见的声音当中,应用常见声音激发学生们对强弱音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参与声音识别的过程中,及时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认知。以这种形式做好音乐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丰富其音乐表达方式,增强音乐的敏感度[2]。
二、借助微课视频开展音乐游戏,锻炼学生演奏技能
培养学生演奏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演奏教学环节,教师习惯用跟唱的方式带领学生熟悉音乐作品的节奏,然后再进行讲解教学和演奏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但是就实际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言,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演奏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对教学活动做出优化设计,以微课为载体引领学生进行演奏学习,在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主动学习在演奏练习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学吹竖笛》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设计一款“边看边吹”的挑战类音乐游戏,以连贯的音符形式呈现吹奏的内容,要求学生按照音符的出现顺序进行吹奏。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学生以“找茬”的形式进行观察,找出吹奏过程中的错误,最后评选出“最佳吹奏小能手”。在这种挑战类型的音乐游戏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然后在富有趣味性的挑战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竖笛演奏的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微课视频作为一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采用该方式进行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教师在微课视频的时间规划上要做好科学的设计,避免课堂教学活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运用角色扮演开展音乐游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由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比如《蜗牛与黄鹂鸟》等,为了增进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内容,提炼其中的故事情节,打造情景化音乐表演游戏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角色扮演等,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由于小学生机灵好动,具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如果学会一些趣味性的音乐,他们往往会手舞足蹈的表现起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含义,配合音乐节奏摆动身体姿态,增进对音乐的深情表达。如果遇到歌词内容较简单的题目,教师可以指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编排。
比如《国旗国旗真美丽》等歌曲教学实践中,由于节奏轻松愉快,歌词形象生动,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引导,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头脑中想象出我国的大好河山。接着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比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指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曲目创编。然后激励各个小组进行歌唱或舞蹈比赛,逐步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学习激情,认真进行舞蹈知识以及歌唱知识的深入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生进行教材外舞蹈形式的补充,比如插入蒙古硬肩、扭秧歌等一系列民族性的舞蹈形式,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在进行音乐知识高效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认知,切实启发并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与进步。
四、优化音乐游戏教学的评价方法
在音乐游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的针对性,保证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在音乐技能、创造力、合作能力和乐趣体验等方面的表现。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是提升评价针对性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观察记录、问卷调查、音频录制和视频回放等多种评价工具,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在完成音乐游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彼此的表现。为确保集体评价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流程。在集体评价后,教师可以组织集体讨论和反馈,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见解和建议。教师应该结合长期跟踪与短期评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将自我评价、集体评价与单独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作为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总之,音乐游戏为小学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娅琼.利用音乐游戏创新小学音乐教学[J].漫画月刊,2022,(Z5):51-53.
[2]徐丽萍.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J].家长,2022,(18):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