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彭倩
富宁县睦伦中学 663413
引言: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维度,整本书阅读以其丰富的文本内容、完整的故事架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所以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提升
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规范、优美的语言范例,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技巧,提升语言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例如阅读《骆驼祥子》学生可以学习老舍先生生动形象、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风格,模仿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在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促进
整本书往往具有复杂的情节、多样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需要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思考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的发展逻辑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等问题,从而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水浒传》为例学生在分析梁山好汉的形象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英雄事迹,还要思考其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培养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激发
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如优美的意境、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整本书阅读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受到作品的启发,产生创作欲望,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实现审美创造,比如阅读《繁星·春水》后学生可以模仿其清新自然、富有哲理的诗歌风格,创作属于自己的小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深化
整本书阅读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许多经典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例如阅读《论语》学生可以领略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理解“仁”“礼”“义”等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加强阅读策略指导,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1. 精读与略读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特点和阅读目的,灵活运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对于重要章节、精彩段落,要进行精读,深入分析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对于一般内容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把握作品的大致情节和结构。
2. 批注与笔记:鼓励学生养成批注和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疑问和思考,批注可以是针对某个词语、句子的赏析,也可以是对情节发展的预测;笔记则可以是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的分析总结,通过批注和笔记,学生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读写结合: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学习写作技巧,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练习,例如阅读《朝花夕拾》后可以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的散文风格,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1. 小组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活动,围绕作品中的热点问题、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展开交流和探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主题探究与项目式学习:开展主题探究和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例如以“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主题,学生可以阅读《红楼梦》《西厢记》等多部作品,分析不同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手法,形成研究报告或展示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创设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审美鉴赏与创造兴趣
1. 建立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资源,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图书推荐、图书漂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开展阅读分享会: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在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读书笔记、手抄报、绘画作品等,同时也能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启发和灵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 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多媒体资源,如电影、电视剧、音频等,丰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形式,例如在阅读《简·爱》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同名电影,对比电影与原著在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欲望。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深化文化传承与理解
1.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考试结果更要注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计划、阅读进度、阅读笔记、小组讨论表现等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2.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组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反馈和建议。
3. 文化理解评价:在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考查,通过让学生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民族精神,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结束语: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加强阅读策略指导、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创设良好阅读氛围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教育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阳美华 .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4(19):94-97.
[2] 张晓艳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4(25):147-149.
[3] 买立新 . 基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 [J]. 学周刊 ,2024(1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