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中学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

杨娜

云南省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基建与装备管理中心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针对中学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的现状,结合自身从事中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经验,多角度分析了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的建议,希望对今后全面提升中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深化中学实验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教学;教学仪器;设备质量;设备管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学校在教学仪器装备方面的投入经费增加,各个中学的整体实验条件得以改善。结合自身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经验,针对当前学校中教学仪器存在着实际的质量问题,重点开展了教学仪器质量方面的问题以及措施建议,希望对广大同仁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中学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的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的整体中学教学仪器的发展情况,相比于国际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里重点探讨了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问题。

1.1 教学使用的电子仪器、设备类

针对中学教学中的电子类实验仪器主要为数字计时器、信号发生器、教学电源、电子试验箱等方面的内容,其都表现为差不多的安全性能指标参数。在进行教学电源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实际用途的情况,意味着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电源输出电压的情况,涉及到相应的交流、直流以及稳压等情况。具体来说,考虑到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情况,大都是控制在输出电流为2A-40A、电压为0V-36V的范畴。在实践中,正是由于生产制造工艺较为落后,整体的质量检验工作偏落后,不完备的测试手段等原因,这些都会造成存在着质量问题。

1.2 实验室玻璃仪器

在实验中中所应用的玻璃仪器类型,主要涉及到容器类、烧器类以及量器类等,大都是集中在烧瓶、烧杯等情况。考虑到相应的标准热冲击试验,在进行满足慢慢加热的要求下,仪器温度满足在190-200℃情况,保持半小时,满足热平衡状态的要求,并通过规范化的标准方式来开展热冲击,以此判断实验结果中并保障仪器没有出现破损及裂痕的情况,如果时间中存在着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存在着不合理的熔料投放的比例,以及不合格原材料质量,化学实验环节中的破裂问题,不仅难以完成预期实验目标,还会造成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问题。

1.3 标本、模型类仪器

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标本情况,结合具体工艺情况,主要涉及到浸制、干制、化石等情况,模型方面主要包括化学模型、物理模型以及生物模型的情况。针对生物标本和模型的情况来说,结合相应的行业标准要求,应严格恪守相关的规定内容,在开展标本浸制环节应明确选择无污染的透明液体的保存液,并能要求在容器密封倒置中不要出现泄漏问题。长时间保存后并没有存在着沉淀问题。结合具体的质量检验,相当一部分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温度实验的影响下,会造成玻璃瓶封口存在着裂缝情况,造成渗漏情况、防潮工作不到位造成标本霉变、标本标识锁雾等,这样肯定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活动。

1.4 体育器械类

针对中学的体育器材来说,涉及到相应的球类、武术以及体操等内容。结合相关教育部技术规范的具体规定,应满足实验运动器械的标准。比如,金属材料的器材应符合要求,并保障选购材料的质量要求,符合质量标准;木材应避免出现腐朽问题,在干燥处理的基础上,应控制满足18%以下,同时,产品受力环节应避免出现死节的情况,落实相应的皮革、人造革、织物等材料的强度要求,避免出现褶皱问题。在具体的检验中,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表现在,金属产品的厚度、尺寸不符合规范、木材制品的含水率偏高,容易造成存在着变形及开裂的情况;部分大型器械的空间尺寸不符合规范标准等。正是由于不重视上述问题,会造成体育锻炼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2 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的建议

2.1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管理水平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应重视实验仪器的技术改造工作,进一步保障充分利用好新工艺,能实现老设备的改造,进而能结合实际需求来进行优化产品结构,能实现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进行改善。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不但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方可全面提升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

2.2 加强宏观控制,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

重视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的提升,还应保障外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能落实企业自主经营的基础上,还应重点开展必要的市场监督和管理工作,以保障整体市场的合法性。这样的环境下,能有效针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出发,全面保障落实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也能明确相应购置人员的责任及义务。在采购环节中,应邀请专家参与其中,发挥出公开招标、集中采购的优势,落实产品质量要求。

2.3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做好仪器设备的监督工作

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应明确加强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作用,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尽可能杜绝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的情况,以保障仪器设备厂家的高质量生产和经营。结合教学仪器设备的特点,应重点落实订货销告环节的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源头方面控制好产品质量,从多方面构建有效的制约机制。

2.4 提高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的意识

考虑到教学仪器设备的特殊性,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着不同班级、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分组的实验器材存在着反复组装的情况;体育器材的每天使用次数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味着教学仪器往往具有很高的重复使用率,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一定的设备仪表操作技能,这样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我们应重视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以保障其科学、安全性要求,在掌握所反映出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利实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考虑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仪器设备应用实际情况,为了保障落实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目标,应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协作配合工作,这就要求保障落实正确的宏观决策要求,并辅以较为完善的管理措施,这样方可全面推动我国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民族文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谈莉红.也谈加强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9(19):218-218.

[2] 刘仕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文理导航,2013(26):46-46.

[3] 胡玉娥.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23(5):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