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域下初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策略
宋晓丽
大连市大连湾中学
时代向前,教育向上。新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传统初中教育中,“五育”一定程度存在分离脱节、协同不足的困境,亟待有效载体深度统整。项目化学习以聚焦真实问题、强调实践探究、推动学生主体参与为显著特征,为新时代破解五育融合难题提供了关键路径。其内涵优势与“德智体美劳”整体育人要求高度契合,犹如为五育并举点亮了一盏明灯。深刻把握此契机,探索切实可行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是推进初中育人方式变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
一、五育并举视域下初中项目化学习的重要价值
(一)铸牢立德树人的坚实基础
项目化学习非为“项目”而“项目”,其灵魂在于育人目标引领。在五育导向下设计、实施项目,能巧妙地将价值塑造融入学生亲历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活动中。学生在团队协作、克服挑战、服务社会的真实体验里,自然而然地内化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坚韧品格,使思想成长与技术增进、情感陶冶、体魄磨练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无声而深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和品格支柱。
(二)构建五育互促的融合机制
五育并举非简单相加,重在整体协同提升。项目化学习天然具有跨领域统整属性,为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必然要求调动知识技能、身心素养、审美情怀与劳动实践等多维能力。一个精心设计的项目,可同时蕴含科学探究之“智”、团队协作与意志磨砺之“体”、成果设计与表达之“美”、动手实践之“劳”,并在问题情境中不断触发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之“德”。五育于此有机贯通、相互滋养,共同作用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完善。
(三)撬动课堂转型的核心支点
践行五育并举,必须突破“重知轻行”“重分轻能”的传统课堂惯性。项目化学习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探究为主干,有效扭转被动接受的单一学习模式。它赋予学生探索问题、动手实践、协作沟通、解决问题的广阔时空,让其在知行合一、动脑又动手中真切体验成长,实现知识获取向能力转化、素养生成的关键升华。这正是响应时代要求,推动初中教学方式迈向素养本位的有力实践支点。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初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
推动项目化学习深度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把握鲜明的实践导向。行之有效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必植根于以下核心路径:
(一)坚持五育融合的目标引领
项目化学习的灵魂在于其育人目标的指向性。一切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与整体提升。在项目确立之初,须鲜明确立该项目欲重点培育的核心素养与价值目标,确保这些目标精准覆盖五育要素,并有机嵌合为一个整体。避免项目沦为单纯的知识探究或技能训练,更要杜绝项目目标与五育要求的分离、割裂。唯有目标清晰指向“五育融合”,项目才能真正成为实现全面育人的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发展步入协调、均衡的轨道。
(二)强化内容方法的融通贯通
项目化学习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在的整合性。实践中,必须着力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与单一育人维度的束缚。项目主题的选择应天然蕴含多维度教育的契机,项目任务的设置需巧妙融合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品格养成、审美熏陶和劳动实践等多重要求。项目推进方法上,要促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调用智育所获、涵养道德情操、锻炼强健体魄、激发审美情趣、磨练劳动意志。让五育要素在项目实施的动态过程中,如同汩汩清流,交汇融合、彼此支撑、相互滋养,最终汇入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江河,实现育人效能的最大化与最优化。
(三)突出学生主体的深度实践
项目化学习的本质在于其深度的实践性与主体性。必须确保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实践者、合作者和反思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其在明确的项目任务框架下,主动经历发现问题、界定问题、设计方案、搜集信息、动手操作、协作解决、交流展示、反思改进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实践、动手动脑,使其智力得以提升、品德在协作与责任承担中淬炼、身体在操作与服务中锻炼、美感在设计与创造中熏陶、劳动习惯在实际操作中养成。让深刻的亲身体验成为联结五育、催化五育、提升五育的关键纽带,在主体性实践中实现育人的内化与升华。
(四)注重常态长效的系统保障
项目化学习融入五育并举体系,绝非一时一地的活动点缀,而应成为学校育人的一种常态机制和长效机制。这需要系统性的组织保障与资源支持。学校层面须加强顶层设计,将其纳入整体课程规划与育人体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与评价激励机制。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为项目开展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设施、师资和安全保障。着力提升教师跨学科理解力、项目设计指导能力与五育融合意识。同时,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表现与五育目标的达成度,引导项目学习持续深化、行稳致远,在校园沃土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长期滋养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奋进号角已经吹响,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五育并举的宏阔视域中深耕初中项目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一环。这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自觉,将融合育人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深刻认识其价值、精准把握其原则,根本目的在于付诸扎实有效的行动。惟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深化项目设计,使其真正承载起融通德智体美劳的时代使命,激发学生主体实践的强大动力,筑牢常态推进的长效保障,项目化学习方能释放其应有的育人伟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这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懈怠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何紫薇 . 以项目化学习推进“五育”融合的策略研究——以农村小学“国山兵娃”为例 [J]. 华人时刊 ( 校长 ),2023,(12):22-23.
[2] 梁雁 . 项目化学习:打通“五育”并举的通道 [J]. 河北教育 ( 综合版 ),2023,61(09):32-33.
[3] 陈迎春 , 宋巧文 . 项目化作业建设:立意、设计与实施 [J]. 福建教育 ,2022,(17):30-33.
课题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立项一般课题——五育并举视域下初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22CB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