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葡萄糖范围内时间(TIR)的治疗决策对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结局影响

作者

王海军 杨琼 陈霞 刘晓妮

延安市人民医院 陕西延安 716000

前言

糖尿病肾病(DKD)是 2 型糖尿病(T2DM)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我国 T2DM 患者中 DKD 患病率达 10%-40%[1-2] 。尿微量白蛋白(UACR)是早期肾损伤核心指标,与 DKD 进展及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3]。传统血糖管理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金标准,但无法反映短期血糖波动。葡萄糖范围内时间(TIR)作为动态血糖监测指标,可精准反映血糖波动及低血糖风险 [4-5]。本研究探讨 TIR 导向治疗对 DKD 患者 UACR 的影响,尤其是联合肾脏获益药物的协同效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2023 年 6-12 月收治的 T2DM 患者,符合 1999 年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连续两次 UACR⩾30mg/g ,年龄 18-80 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 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并发症、恶性肿瘤、妊娠等 [6-7]

1.2 研究方法

基线资料:收集人口学特征、人体测量指标及实验室检查,连续 3 天监测每日 8 点血糖,计算平均 TIR[8]。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根据 TIR 优化降糖方案: TIR<70% 优先联合肾脏获益药物(GLP-1RA/SGLT2i),分为传统药物组(二甲双胍、DPP-4i 等)和肾脏获益药物组。随访计划:每 6 个月随访 1 次,共 2 次,监测 UACR、血糖及代谢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分析,正态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非正态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 纳 入 100 例 患 者, 平 均 年 龄( 58.6±9.2 ) 岁, 糖 尿 病 病 程( 8.5±3.2 ) 年, 基 线 HbA1c( 8.1±1.0 ) % ,UACR( 38.7±22.5 ) mg/g ,BMI( 26.8±3.1 ) kg/m2

2.2 TIR 达标对 UACR 的影响

IR 达标组 UACR、HbA1c、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未达标组(表 1)。

表 1 TIR 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指标比较( )

2.3 肾脏获益药物对代谢指标的影响

肾脏获益药物组 UACR、体重、BMI、腰围均显著优于传统药物组(表2)。

表 2 两组代谢指标比较(x ± s)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基于 TIR 的治疗决策可显著降低 UACR,提示优化血糖波动管理对肾脏保护至关重要。TIR 达标组 UACR 降低 53% ,与 Beck 等 [9]在 1 型糖尿病中的研究一致,表明 TIR 与微血管并发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 HbAlc 控制相似时,TIR 达标仍带来额外肾脏保护,提示血糖波动独立于平均血糖影响肾损伤。

联合 GLP-1RA 或 SGLT2i 类药物可进一步降低 UACR 并改善代谢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抗炎及调节能量代谢相关 [10-11]。本研究中肾脏获益药物组 UACR 降低 29% ,体重及体围改善显著,与RENAAL 等研究结果一致 [12]。

研究局限性:单中心、小样本,随访时间短,未排除血压、血脂等混杂因素。未来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验证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n. Brussels: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2] 吴静,郭立新。中国糖尿病地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23-28.

[3]Jha V, et al. Chronic kidney disease: global dimension and perspectives. Lancet, 2013, 382(9898):260-272.

[4]Bellido V, et al. Time-in-range for monitoring glucose control: is it time for a change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1, 177:108917.

[5]Beck RW, et al. Validation of Time in Range as an outcome measure for diabetes clinical trials. Diabetes Care, 2019, 42(3):400-405.

[6]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 (4):315-409.

[7] 周健,等。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征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2008, 88 (42):2995-2999.

[8]Ranjan AG, et al. Improved time in range over 1 year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albuminuria in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20, 43(11):2882-2885.

[9]Yoo J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ime in range and 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20, 22(10):768-776.

[1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诊疗指南(2021 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 13 (12):1189-1201.

[11] 彭朝胜,等。肥胖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 17 (6):428-430.

[12] 郑宇蓝,等。不同血糖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中国医药科学,2019, 9 (7):42-45.

作者简介:王海军(1980-),男,汉族,陕西绥德,主任医师,硕士。基金项目:2023 年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编号:2023-SFGG-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