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小游戏的开发路径研究
刘进法 赵丹
滕州市实验幼儿园 277500
引言:在幼儿教育阶段科学启蒙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时期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最为旺盛的阶段,科学启蒙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为幼儿后续的认知发展筑牢坚实基础,科学小游戏作为一种极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育形式,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深受幼儿喜爱,然而,当前幼儿园科学小游戏在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多元融合,精选科学小游戏内容
(一)深度结合自然现象与生活实际
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是幼儿科学启蒙的丰富源泉,将科学小游戏与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能够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幼儿对科学的亲近感。
以天气变化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员”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如不同天气的图片、天气预报的视频等,让幼儿对天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每天观察天气变化,记录天气情况,如晴天、阴天、雨天等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天气预报,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巧妙融入跨学科知识
科学小游戏不应局限于科学领域,还可以融入数学、语言、艺术等跨学科知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植物的生长”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生长数据,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教幼儿使用尺子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下来,然后让幼儿对不同时间段植物的高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幼儿可以通过讲述植物的生长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以描述植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植物的变化,幼儿还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发挥艺术创造力,比如用彩笔画出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或者用黏土制作植物模型,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二、创新运用,丰富科学小游戏材料
(一)充分利用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质感,能够为科学小游戏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收集树叶、石头、树枝、贝壳等自然材料开展各种科学探索活动。
例如用树叶进行分类、排序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如将圆形树叶放在一起,将长条形树叶放在一起或者按照树叶的大小进行排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了解树叶的多样性提高观察和分类能力。
用石头搭建小房子也是一种有趣的科学小游戏,幼儿可以观察石头的形状、大小和重量,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石头搭建稳定的小房子,在搭建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这有助于他们了解石头的稳定性和结构特点,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积极开发低成本、可替代材料
为了降低科学小游戏的成本,同时满足游戏的需求,教师可以开发一些低成本、可替代的材料,例如用塑料瓶制作漏斗、水壶等实验工具,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废弃的塑料瓶,然后指导幼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将塑料瓶改造成漏斗或水壶,在改造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到塑料瓶的特性和可塑性同时也能锻炼动手能力,用废旧纸箱制作小船、城堡等游戏道具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幼儿可以在纸箱上画画、剪裁,将其变成自己喜欢的小船或城堡,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环保意识,学会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三、优化实施,提升科学小游戏教育效果
(一)精心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幼儿更好地投入到科学探索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音乐、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
以“太空探险”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播放一段神秘的太空音乐,展示一些美丽的太空图片,如璀璨的星星、神秘的星云等,营造出神秘的太空氛围,然后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一个关于太空探险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模拟火箭发射的过程,观察星星的闪烁,了解太空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幼儿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游戏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积极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在科学小游戏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操作、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沉与浮”游戏中教师先让幼儿将各种物品,如木块、铁块、塑料玩具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现象,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品会沉入水底?”引导幼儿思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幼儿可能会提出各种猜想,如物体的重量、形状等,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重量等方式进行实验验证,比如将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观察其沉浮变化,在塑料瓶中装入不同量的水改变其重量观察沉浮情况,通过自主探究幼儿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组织合作游戏
合作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科学小游戏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让幼儿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分享游戏经验和成果。
以“搭建桥梁”游戏为例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幼儿共同商讨桥梁的设计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幼儿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搭建桥梁,有的负责收集材料,有的负责搭建结构,有的负责测试桥梁的承重能力,通过合作游戏幼儿能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幼儿园科学小游戏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幼儿为中心,确立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精选多元融合的游戏内容,创新运用丰富的游戏材料,并优化游戏的实施策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开发出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创新性的科学小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科学探索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索,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尤江静 . 对幼儿园区域科学小游戏的一点思考 [J]. 新课程:教研版 ,2015(4):1.
[2] 沈明月 . 幼儿园科学小游戏开展实施的策略研究—— 以中班游 戏 ” 沙 漠 寻 宝 ” 为 例 [J]. 教 育 界 : 基 础 教 育 ,2019(5):2.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9.20.091.
[3] 陈马康 . 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思与行 [J]. 爱情婚姻家庭 : 下旬 ,2020(4):000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