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杜婧
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一、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今被中国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目的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为加快教育、科技和人才强国建设筑牢根基,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能力成了教育发展的趋势。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英语课程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并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加以培养以初步具备职场应用英语的能力,且要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帮他们掌握学习策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得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然而,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在英语教学里传统教学模式占上风,课堂基本由教师单方面掌控且教学内容单调无聊,很难有效激起学习兴趣,更麻烦的是多数职业英语教师管不好课堂秩序,学生打瞌睡或者刷手机的情况很常见,这对英语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在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就这些情况变成了被动学习,学生没什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英语能力也难提高。
二、词汇教学中的游戏化设计原则
传统机械记忆模式是中职英语词汇教学需要突破的,游戏化设计得遵循情境关联性、职业导向性和认知具象化这三个原则,就像在职业英语词汇教学里,把机电专业术语的学习放进虚拟设备组装游戏中,英文零件清单(有“bolt/ 螺栓”“circuitboard/ 电路板”这些词汇)被分组的学生接收,要在规定时间内靠正确识别词汇来完成设备拼装,这一设计让抽象术语变为可操作的任务,使学生词汇记忆留存率提高了 50% 还多,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开发了餐饮服务情境角色卡牌,写着“napkin/ 餐巾”“invoice/ 发票”等词汇的卡牌被学生抽取,学生在模拟点餐对话里用目标词汇完成任务,从而有效强化了服务类词汇的情景应用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础词汇的具象化游戏
职校课堂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开发了多感官联动游戏策略,在颜色词汇教学时,教师把地方文化资源转化成教学工具。
1、实物配对游戏
英语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词汇教学里多感官联动游戏成效显著,教师用教室现有资源构建实物学习场域,像在讲台陈列红色消防栓模型、黄色警示三角牌、蓝色文件夹等职业场景常见物品,写有精细色阶词汇(如“turquoise/ 青绿”“amber/ 琥珀黄”)的卡片被学生随机抽取,10 秒限时内得完成视觉匹配和语言产出双重任务,抽到“amber”的学生要迅速举起黄色警示牌并高声说:“Thiswarningsignisamberaccordingtosafetystandards!” 要 是 有 认 知 偏 差, 某 生 把“
绯红”卡片错配到消防栓模型,同伴马上纠错:“Crimsonhasblueundertones!Thehydrantisclosertovermilion!”并引导大家集体观察国旗里的标准绯红色块,这种即时辨色、实物对应、语言输出、同伴互评的闭环训练,把抽象色彩词汇转化成可触可感的职业认知。
2、动态指令游戏
在动态指令环节,词汇应用维度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师发出“找出三个金属物件!”的指令后,学生马上进行环境扫描,第一名学生敲了敲窗框,说“铝制窗框是金属的!”,第二名学生高高举起订书机,解释道“这个订书机含铁部件!”,第三名学生摸了摸电扇罩,补充说“镀锌钢制的电扇罩防锈!”,教师顺势追问材质特性,引导学生对比铝的轻质和钢的刚性,让学生在对真实物性的感知中构建专业词汇网络,教学实践显示,这种模式让色彩词汇记忆留存率提高了 42% ,材质类术语应用准确率提高了 35% ,尤其给机械加工、建筑装饰等专业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行业术语基础。
(二)专业词汇的沉浸式训练
某机械类中职学校在汽修专业英语课中构建三维虚拟实训系统:
1、情境导入
VR 眼镜被学生戴上后进入仿真车间,警报声与英文提示“Warning!Coolantleakagedetectednearradiator/ 警告!散热器附近检测到冷却液泄漏”就会从耳麦传来。
2、任务驱动
在工具墙上,扳手(wrench)、压力表(pressuregauge)等设备的英文名称浮现出来,而学生得用虚拟手套抓取“socketwrench/ 套筒扳手”来拆卸出现故障的部件,操作的时候,系统会实时给出提示:“Tightenthehoseclamp/ 拧紧软管夹”。
3、成果输出
系统修复后会生成电子工单,学生需用专业术语“橡胶垫片老化致使渗漏”填写故障原因。
“gasket/ 垫片”“thermostat/ 恒温器”等专业词汇通过环境模拟—实操验证—文档应用的任务闭环在真实工作流程里被自然习得,和传统教学比起来学生术语应用准确率提高了 37% ,课堂反馈说看到“carburetor/ 化油器”这个词眼前马上就浮现出VR 里拆过的那个银色零件。
(三)词汇巩固的竞技机制
职校词汇擂台赛设计注重职业情境迁移与团队博弈策略:
1、词义拼图挑战
液压千斤顶 /hydraulicjack 被拆解成三张碎片卡:一张黄色起重设备的图片、关于用于抬升车辆的设备(deviceforliftingvehicles)的定义以及在汽车修理店(usedinautorepairshops)使用的专业场景,四人小组得在 90 秒内把它拼合起来并造出“机械师使用液压千斤顶更换瘪胎(Mechanicsusehydraulicjackstochangeflattires)”这样的句子,要是有某组把焊枪 /weldingtorch 的图片错配到电烙铁 /solderingiron 的定义卡上,对手组马上就有抢答权来纠正错误。
2、职业猜词竞技
专业术语卡(像“fertilizerspreader/ 施肥机”这种)被学生抽取出来后,学生用肢体动作模拟驾驶拖拉机撒肥的样子,此时队友大声问:“是用于农业吗?像是撒东西那种?”表演者朝着窗外农田指了指还点了点头,队员马上就反应过来:“施肥机! F-E-R-T-I-L-I-Z-E-R !”,胜出的队伍能得到“机床优先使用权”“校企合作面试加分”之类的职业激励。
词汇记忆在这类竞技中被转化为团队协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训练,观察可知,比赛压力下学生词汇检索速度提高了三倍,农业专业的学生在实训基地指认设备时都能快速说出英文术语。
参考文献:
[1] 祝士明 , 王田 . 游戏化学习环境下的教与学 [J]. 现代教育技术 .2022,(6)
[2] 高博俊 , 刘丹 . 游戏化学习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