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聂宏福
甘肃省华亭市东华小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活学习兴趣,降低认知难度
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生动形象的内容更敏感。传统绘本教学中,静态图画和单一讲解难以持续吸引注意力,而多媒体技术可将绘本中的文字、图像转化为“动画+音频+互动”的立体形式。例如教学绘本《Five Little Ducks》时,通过多媒体呈现小鸭子依次离开又归来的动态画面,搭配节奏明快的英文儿歌,学生在观看动画、跟唱歌曲的过程中,能自然理解“one”“two”等数词和“goaway”“come back”等短语的含义,无需刻意记忆。这种“在情境中感知”的方式,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减少对母语翻译的依赖,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
(二)丰富互动形式,提升课堂参与
传统绘本教学的互动多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参与度较高。多媒体技术可通过交互设计让学生从“听众”转变为“参与者”:例如在《AVery Hungry Caterpillar》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件设计“食物配对”游戏—屏幕显示毛毛虫想吃的食物图片(如 apple、cake),学生通过触屏点击对应的英文单词,正确时触发“毛毛虫进食”的动画反馈;故事讲解后,还能通过“角色配音”功能,让学生选择毛毛虫或旁白角色,对着动画片段模仿语音语调,系统实时显示发音评分。这类互动既贴合绘本内容,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显著提升课堂参与感。
(三)适配个体差异,实现分层教学
班级授课中,学生英语基础存在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难以兼顾全体。多媒体平台可搭建分层学习资源库: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带拼音标注的绘本音频、重点词汇图片卡;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增加“绘本续写”模板、同类主题拓展绘本链接。例如教学“动物”主题绘本后,基础层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完成“看图识词”练习,进阶层学生则能使用绘画工具创作“我喜欢的动物”小绘本,并添加简单英文描述。教师通过平台后台数据追踪学生进度,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有效解决“统一教学与个体差异”的矛盾。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情境预热,链接已知
课前通过多媒体平台推送与绘本主题相关的轻量化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例如教学关于“天气”的绘本前,推送1 分钟动画短片——画面中太阳、雨滴、雪花等形象依次出现,搭配“sunny”“rainy”等词汇的发音,学生在观看中复习旧知;同时发起在线小调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堂重点(如多数学生不熟悉“windy”,则在课中加强该词汇的互动设计)。此外,还可推送绘本封面图和简单问题(如“Guess what thestory is about ?”),引导学生提前思考,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中:多维融合,深化理解
1、动态呈现故事,强化情境感知:将绘本页面扫描至课件,通过“翻页动画”模拟真实阅读体验;遇到关键情节(如角色对话、动作变化),用高亮、闪烁等效果突出核心词汇(如“run”“happy”),同步播放对应音效(跑步声、笑声)。例如《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中,“穿过草地”“趟过河流”等场景,可搭配草地摩擦声、水流声,让学生在听觉辅助下理解“grass”“river”等词汇的语境含义。
2、设计任务链,推动主动探究:以故事发展为线索设计阶梯式任务:初级任务为“找一找”——在动画中找出含目标词汇的画面并点击;中级任务为“说一说”——根据多媒体显示的情节图片,用简单英文复述;高级任务为“演一演”——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提供的道具图片(如绘本角色头饰),改编故事对话并表演。任务完成后,通过投屏展示成果,学生用手势投票选出“最佳表演组”,增强成就感。
3、渗透文化元素,拓展认知边界:部分绘本蕴含西方文化细节(如饮食、节日),可通过多媒体补充相关知识。例如《 TheLittleRedHen⟩ 教学中,插入“面包制作过程”短视频,结合绘本中“wheat”(小麦)、“flour”(面粉)等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劳动与收获”的文化内涵,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感知的结合。
三、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辅助定位,避免技术主导
多媒体是服务教学的工具,而非核心。过度依赖动画、音效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偏离文字本身,削弱阅读能力培养。因此,需控制多媒体使用时长(单节课不超过 20 分钟),保留“自主阅读纸质绘本”“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等传统环节,让技术与传统教学形成互补。
(二)筛选适配资源,贴合学生认知
多媒体资源需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动画时长控制在3-5 分钟,避免信息过载;语言难度与绘本匹配,不盲目增加复杂句式;界面设计简洁,减少无关装饰(如闪烁的边框、冗余的音效),防止干扰注意力。例如选择绘本配套动画时,优先使用画面清晰、发音标准、情节忠于原文的版本,而非追求特效华丽但偏离教学目标的资源。
(三)提升教师素养,强化应用能力
教师需具备“技术 + 教学”的融合能力:一方面掌握基础操作(如课件制作、互动平台使用),另一方面能根据教学目标筛选、设计资源。学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享会”“绘本与技术融合工作坊”等活动,帮助教师积累经验,避免“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激活兴趣、丰富互动、适配差异,有效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与针对性。但实践中需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平衡技术应用与教学本质。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可进一步探索AI 语音测评、VR 情境体验等技术的应用,让绘本教学更贴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
备注 : 该论文为平凉市 2023 年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