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技术在装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马鉴

辽宁互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辽阳市 110000

一、主流信息化技术在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的应用

在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全流程中,BIM、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核心支撑工具,从前期预算到后期结算,全方位革新传统管理模式。

(一)BIM 技术凭借三维可视化与数据集成能力,重塑造价计算逻辑。

设计阶段,其构建包含材料规格、数量的三维模型,造价人员可直接提取工程量,120 ㎡住宅装修项目中,误差率控制在 2% 以内,效率较人工提升 50% 以上。施工阶段,设计变更时修改模型参数,系统自动更新工程量与造价,实现 “变更即算价”,如酒店装修更换地板材质,10 分钟内即可得出成本变化。竣工结算时,BIM 模型记录全程数据,审核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10 天,争议减少 70% 。

(二)大数据技术为造价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材料价格管理上,实时采集多渠道价格形成动态数据库,避免预算与市场脱节,如监测到乳胶漆将涨价 5%-8% ,可提前调整预算。同时,挖掘历史项目数据提炼造价指标,如 100-150 ㎡住宅装修均价 2000-2500 元 / ㎡,为新建项目提供参考。此外,通过成本超支案例建立预测模型,评估项目风险,如预测装修旺季人工费用上涨 10%-12% ,建议签订固定价格合同。

(三)云计算技术打破 “信息孤岛”,实现多主体协同。

基于云计算的造价平台将数据存储云端,各参与方可实时访问修改,如住宅小区批量装修中,设计单位上传图纸与 BIM 模型,造价人员即时编制预算,沟通效率提升 60% 。同时,企业按需租赁服务,降低 IT 成本,某大型企业借助云平台管理 20 个项目,造价计算时间缩短 40% ,运维成本降低 30% 。

(四)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造价管理自动化。

工程量计算上,AI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学习 10 万份以上图纸后,5 分钟内可完成 100 ㎡住宅工程量计算,准确率 95% 以上。造价审核时,1 小时内审核 50 页预算,发现工程量错误、取费不当等问题,效率提升 8 倍。此外,AI 整合多维度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如预测 150 ㎡别墅装修造价 80-100 万元,误差率 5% 以内。

二、信息化技术在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尽管信息化技术优势显著,但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需针对性解决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一)数据安全风险是首要挑战。

造价数据含敏感信息,部分存储平台安全防护不足,易遭黑客攻击;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存在密码简单、非加密存储数据等行为,曾有企业因员工丢失未加密 U 盘导致信息泄露。对此,企业需选择具备国家信息安全认证的平台,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分类分级加密存储,控制访问权限;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规范员工操作,定期检查修复防护漏洞。

(二)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技术应用。

信息化技术需造价人员兼具专业知识与技术操作能力,但传统造价人员缺乏培训,高校培养脱节,毕业生难以满足需求。解决此问题,企业需组织员工参加 BIM、大数据等培训,鼓励考取证书,并纳入绩效考核;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高校应优化课程,增加信息化课程比重。行业协会可组织交流活动与技能竞赛,搭建人才平台。

(三)技术应用碎片化影响效率。

部分企业引入的软件与平台相互独立,数据无法互通,如造价人员需手动在多平台间录入数据,流程繁琐易出错。要推进技术一体化,企业需选择集 BIM 建模、造价核算、协同办公于一体的平台,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优化传统流程,使技术融入各环节。

(四)行业标准不统一增加应用难度。

不同厂商软件在数据格式、建模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如 A 品牌BIM 模型无法直接导入 B 品牌造价软件。行业主管部门与协会应牵头制定统一标准,明确数据格式、计算规则;制定技术应用评价标准,引导规范应用;鼓励厂商按标准开发软件,加强质量监管。

三、信息化技术在装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信息化技术在装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将朝着更智能、更融合、更协同的方向迈进。

(一)智能化程度将持续提升。

未来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结合项目情况自动推荐高性价比材料与工艺,如为预算有限项目筛选质优价廉材料。同时,AI 与VR、AR 技术结合,实现造价可视化管理,业主与造价人员通过 VR 设备查看装修效果与造价明细,减少沟通偏差。

(二)一体化融合成为核心方向。

信息化技术将与装修工程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构建从投资估算到运维成本管理的完整链条。未来造价管理平台整合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模块,如根据竣工与运维数据,分析材料寿命与维护成本,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实现全周期成本优化。

(三)协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除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外,还将实现与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材料供应商实时掌握需求提前备货,金融机构依据项目数据提供精准融资服务。此外,行业将建立共享资源平台,整合造价指标、材料价格等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结论

信息化技术为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带来革命性变革,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其能有效解决传统管理中数据滞后、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提升管理精度与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协同。

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数据安全、人才短缺、应用碎片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企业、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等多方协作解决。企业需加强安全防护、培养人才、推进技术一体化;行业需完善标准体系;高校需优化人才培养。

未来,信息化技术将向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深度发展,装修企业应顺应趋势,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竞争力。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作用,助力装修行业迈向规范、高效、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 蒋挺 .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装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5,(12):78-80.

[2] 冯云燕 .“互联网 + ”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建设中的应用 [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4,(12):78-81.

[3] 徐静 .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J]. 城市建筑 ,2021,18(21):196-198.DOI:10.19892/j.cnki.csjz.2021.21.59.

[4] 马索菲娅 , 赵子琴 .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29):105-106.

王琪 . 探讨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