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教工党建活动载体探索

作者

关树基

广州商学院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已经把“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骨干和先锋模范。高校教工党建工作担负着把党对高校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校党委部署的有关工作进行贯彻、宣传、引领和实施等任务。党建引领对高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党建阵地建设、科研转化、社会服务、活动形式创新等载体建设是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必须克服的重点难点。强化高校教工党建活动载体的管理,确保党建活动有内涵、有广度、有深度、创新平稳有序运转的探索值得研究。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教工党建活动载体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工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校内其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1]。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工党建不仅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许多新的历史考验。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将在围绕服务中心工作、队伍建设、特色打造、师生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高校建设发展实际以及党建活动具体需要,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势发挥必须因地制宜,为学校党建各环节提供优质服务。具体工作的落实需要对高校党建活动载体创新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另外寻找克服长期以来在高校中存在的困难,如形式单一、内容固化、作用边缘化等,保证高校教工党建活动的契合时代,贴近实际,高效运转。

高校教工党建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术研究进步的重要因素,也能对高校基层教师和学生的党建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教工党建工作有必要进行“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教工党建活动载体。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教工党建活动载体建设路径

在构建高校教工党建活动载体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在内容形式、职责分工、队伍建设、制度保障、考核机制等多个环节上实现突破,使党务工作者各司其职、全体党员自觉参与各项党建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支部工作效率最大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设计理念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教工党建活动载体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理念,这也是共产党员开展工作的最高准则 [2]。在构建高校教工党建活动载体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是建立活动载体还是开展教工党建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和顶层设计,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师生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结合起来开展党建活动。由于活动载体的执行目标是人,所以必须要获得教工的认同,在构建活动载体时,也要结合高校教工的心理变化与情感需求,创造性地构建党建活动载体。这样既能结合实际,又能“以人为本”,将会更加具有党建特色和广度温度。

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工党建各支部间的差异性 [3]。教工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构建和创新活动载体时,要采用换位思考和多方沟通的办法,如定期谈心谈话、开展组织生活会、集中过党建生日等,听取党支部教工成员的意见,积极创造和谐高效的党建氛围。创造性的把党建活动载体构建与业务工作充分结合,实现“一岗双责”。同时把党建工作同支部成员本职工作、业余爱好、课题研究、竞赛指导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党支部成员的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促进工作顺利进行,达到双赢目的。

(二)建设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载体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党支部要在活动和载体的构建上进行改革,使其在有活力、有实效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在活动形式创新上,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适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情况反馈、意见征集和考核评议等制度,使高校教工党员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在党建活动载体的内容上,要开拓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使之更加丰富。在党建载体的整合方面,要加强与高校其它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与协作,使高校内部的各类党组织都能有效地利用起来,形成支部共建、共享、互促和实现党建带团建等良性工作模式。比如高校的党建载体创新,应该将互联网资源利用起来,以网络环境为依托,通过搭建线上学习与交流平台拓展高校教工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将党和国家最新政策、社会热点、全国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主题学习教育、“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等信息发布到线上,开展党建学习讨论组。通过学习通理论学习区、公众号红色学习专栏、党建网等开展学习讨论,组织教工党员积极观看、学习、研究、讨论并撰写心得,促使党建活动与教育频率提高,从而实现不断强化教工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的目标。

(三)落实责任到人的党建工作模式

对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教工党建活动载体创新而言,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既是有效的约束机制,也是科学的管理方式 [4]。这种制度能通过明确教工党员的责任,对其工作形成硬约束,这也是构建高校教工党支部以及创新活动载体的有效方式。高校教工支部书记是开展教工支部党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开展教工党建工作过程中,既要保证党建工作质量,更要保证教工在工作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能够将党中央的决策和措施有效贯彻下去。党支部书记也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工党建活动载体,通过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及时向教职工传达上级党委的决议和指令,并对高校的党建工作做出科学的安排,督促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引导党员主动开展活动载体创新,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党建创新路径。党支部书记还要与教职工密切配合,同时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组织情况,掌握党员与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载体,做好教职工的组织与管理。尤其是在宣传工作中,要将党的工作重点和指示,在各阶段清楚传达,制订出宣传教育工作与党建活动方案和意见,使教工能够更好地掌握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各种活动载体的作用。而教工中的普通党员,要始终坚持严格从实的原则,坚定理想信念,与党支部开展的主题教育、参观学习等工作相结合,学习相关的理论及先进党员事迹,在日常工作中起先锋模范和表率带头作用。

(四)培养理论业务双过硬的党务干部队伍

融合校内校外党组织学习资源,建立多层次、系统化、有目标的培训制度。每年开展不少于 56 学时的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兄弟院校的党建工作交流,寒暑假组织党员到红色景点开展红色考察调研等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增强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力,能够有效对党建活动载体的创新产生辅助效果。一是从思想上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结合“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三会一课”等理论学习,促进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二是从行动上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政治意识,通过开展外出参观学习、支部共建合作、沉浸式体验式教育等方式,提升党务工作者对自身所担负光荣任务和岗位责任的理解,帮助党务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和行动能力。此外还要优化教工支部书记的定向培养,建立稳定的学习平台,扩大沟通交流途径,组织“结对”帮扶,年度述职评议等提高教工支部书记自身的整体素养,促使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五)构筑多维长效的制度保障

构建多元化的高校党建活动载体,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构建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5]。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保障体系。建立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以党建为先导,增强教工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对教工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模式和活动载体。严格执行主题党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党务管理制度、党支部事务及时公开制度等,且要重视建立健全高校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为高校教工党建活动加强制度保障,能主动推行党组织生活考勤,确保党建活动的质量以及载体的创新度,在进行集体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鼓励教工参与讨论,积极发言,确保每名教工都能对党建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达到良好学习效果。同时将高校党建活动学习教育和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引导教育全体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以自身行动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高校党组织内的党员和教工互相学习促进,共同落实党建活动载体创新。

(六)健全科学高效的评估机制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党组织活动载体构建的进程中,通常存在涉及内容多元、成效难以量化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构建并健全高校党支部活动载体评价体系,适时对党组织活动载体的建设与发展状态进行总结与评估。

在党建活动评估系统中,不仅要评估载体的构建情况、构建方式和构建效果。还要在党建活动载体建设的内容上,采取多种方式覆盖到高校党组织生活的各个层面,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载体创新等各个方面评价。其中在载体建设创新方面,不能只依赖于上级部署,也要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高校上级党组织部署的载体方向开展党建活动,并利用调研、考察以及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来扩大党建活动载体的建设途径。就载体的营造成效而言,应以基本准则为依据,突出个性创新,切实提高对高校党建活动质量的评价精度,增强评价工作的实效,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教工党建活动载体创新,属于高校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唯有不断完善高校教工党建活动载体,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党建引领效果,全面助力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标准、严要求,稳定高效的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超 .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党建活动 [N]. 黑龙江日报 ,2025-06-27(008).

[2] 黄鹏 .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建活动的途径研究 [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41(06):31-33.

[3] 谢冬 . 高校体育院系创新学生党建活动的实践 [N]. 黑龙江日报 ,2025-06-13(007).

[4] 梁栋 . 高校基于红色文化开展党建活动的探索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5,(10):43-44.

[5] 刘佳 . 基于社交媒体的高校党建活动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 [J].传播与版权 ,2025,(03):97-99.

课题 / 项目:1、项目名称:“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教工党建活动载体探索,项目编号:2021XJZX04,课题来源:广州商学院;2、2023 年广州商学院第四批新时代党建“双创”项目样板党支部——现代信息产业学院教工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