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团队助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增值”策略

作者

周洁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实验小学校402260

引言: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养成教育,品德教育的重任,在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对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意识还不够强,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还不够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须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团队的集体智慧助力广大一线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切实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实效。

一、名师团队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丰富,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学习道德与法治,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名师团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破解上述难题,提升广大教师育德育人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1]。名师团队成员思想素质高,育人经验丰富,能率先垂范,引领教师树牢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设计思政目标,在润物无声中实现价值引领。团队成员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智慧丰厚,能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二、名师团队助力课程思政教学“增值”的实施策略

(一)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提升教师思政意识

思政意识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提,教师树立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理念,能主动寻找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但目前不少教师在课程思政意识上还存在差距,对此要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教师端正教学理念、增强思政意识。选树课程思政教学标兵,团队遴选政治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教学能手担任领衔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领衔教师通过开设示范课、录制微课等,展示课程思政教学的标准做法,引领教师学习借鉴 [2]。开展专题培训交流,团队定期举办专题培训,邀请课程思政教学专家作报告,帮助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思政内涵。专家从课程思政的背景意义,实施路径等方面做系统辅导,使教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命题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

(二)开展协作研修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不少教师对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还缺乏经验,对此团队要搭建协作研修平台,引领教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集体备课磨课,团队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聚焦教材重难点开展研讨,集思广益探讨教学策略。备课组成员紧扣单元主题,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在教授“遵守法律”时,大家一致认为,要引导学生懂得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培养守法意识、规则意识,随后大家从情境导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面集中“把脉问诊”,逐一打磨教学设计。组织研究课活动,团队定期开展研究课活动,由思政教学能手执教,团队成员参与听评课,执教教师在上课前,向大家介绍教学思路,阐明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思政元素与教材内容脱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此要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资源优势,整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开发思政教学课例,团队聚焦育人难点,整合团队资源,集中开发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课例。团队成员从身边的人和事中选取典型素材,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开发了一批富有时代特色、彰显地域特点的思政教学课例。如“诚信考试”的反面案例,“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都成为思政教学的生动教材,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抽象的道德品质变得具体立体,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团队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平台设有思政教学设计,微课视频,主题活动等栏目,涵盖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个主题,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发挥名师团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思想引领,能力提升,资源整合等,助力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育德育人本领,是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加强学习研修,在名师引领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能力,争做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慧 . 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活动探究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5,(05):131-133.

[2] 张燕 .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提质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11):42-44.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2024 年度重大课题研究成果 名师团队引领教育发展绩效研究 PJY202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