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渐进式治理:思政背景下延迟退休改革的政策机制探析

作者

陈善燕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23000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延迟退休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医疗卫生领域,地市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其延迟退休改革的推进,不仅关系医院自身的发展,也对当地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产生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引导和凝聚作用,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一、地市级医院延迟退休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2.0%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2.2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相应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地市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承担着大量老年患者的诊疗任务,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压力[1]。

(二)地市级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地市级医院的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年轻医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且在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部分资深医务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时,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但由于退休制度的限制,面临着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他们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退休政策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资深医务人员的价值和作用,导致医院人力资源的浪费[2]。

二、思政背景下延迟退休改革的政策机制分析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入

一方面,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医务人员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职业规划和家庭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退休时间。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好、业务能力突出且有继续工作意愿的医务人员,可以适当延长其工作年限;而对于身体条件不佳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医务人员,则尊重其提前退休的选择。另一方面,加强对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如组织定期体检、开展心理辅导、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等,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3]。

(二)社会责任与个人发展的平衡

思政教育注重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延迟退休改革中,地市级医院应引导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医院的发展、社会的医疗服务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使医务人员认识到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医疗人力资源短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延迟退休的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41c

(三)价值引导与政策认同的强化

思政教育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地市级医院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救死扶伤、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使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工作的神圣使命和价值,提高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忠诚度。另一方面,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座谈会等形式,向医务人员详细介绍延迟退休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细则,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使他们充分了解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积极宣传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取得的成效和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医务人员积极支持和参与延迟退休改革[5]。

三、地市级医院延迟退休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1. 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

部分医务人员对延迟退休存在抵触情绪,主要原因包括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担忧、对工作压力的顾虑以及对退休生活的期待等。一些医务人员担心延迟退休会影响他们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认为年轻医务人员的晋升通道会因此受到阻碍[6]。

2. 医院管理体制的适应性问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如何合理安排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协调新老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如何确定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使其既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又与医院的薪酬体系相协调,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保障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医务人员的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会逐渐下降,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体力的医疗工作,如手术、急诊等,延迟退休的医务人员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应对策略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引导

针对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地市级医院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讲座、谈心谈话等形式,深入了解医务人员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有针对性进行思想疏导和政策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医院内部的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延迟退休政策的意义、目的和实施情况,展示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果,营造积极支持延迟退休改革的良好氛围[7-8]。

2. 完善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适应延迟退休改革的要求,地市级医院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调配制度,根据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考虑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贡献,激励他们积极工作;加强新老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传帮带机制,促进年轻医务人员的成长。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政策,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与工作付出相匹配。此外,还应完善培训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为延迟退休医务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9]。

3. 强化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

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地市级医院应加强对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延迟退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些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四、案例分析:某地级市医院延迟退休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一)案例介绍

某地市级综合性医院,拥有职工 1800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400人,高级职称人员 200 人。随着地区人口增长以及老龄化程度加深,近5 年来该地区门诊量年增长率达 8% ,住院患者数量年增长率为 6% ,医院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和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为缓解这一困境,该医院于2018 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改革初期,医院发放300份问卷、组织 20 场科室讨论以及与 100 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个别交流等方式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延迟退休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具有高级职称且身体健康、工作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经个人申请和医院批准,可延迟退休 3 年。同时,医院还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医务人员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后 2 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退休时间[10]。

(一)实施过程与措施

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医院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延迟退休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改革工作。在改革推进的第一年,组织召开全院职工大会 3 次、科室座谈会 40 余次、个别谈心谈话 200 余人次,向医务人员深入宣传延迟退休改革的意义、目的和政策内容,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解决他们的疑虑和困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改革实施半年后的满意度调查中,医务人员对延迟退休改革的认同感从初期的 40% 提升至 65% ,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11]。

2. 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延迟退休的 80 名医务人员,依据其专业特长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工作岗位,其中 30 人被安排到教学岗位,过去一年累计授课时长达到 1000 学时,培养年轻医生 200 余名;25 人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30 余篇;25 人负责技术指导工作,有效提升了年轻医生的手术成功率等业务指标。同时,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作为考核指标,对延迟退休医务人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医院在原有薪酬待遇的基础上,为延迟退休医务人员适当提高了绩效工资,平均涨幅达15% ,增设岗位补贴每月 500 元,使其收入水平与工作付出相匹配。此外,医院还完善了培训体系,过去两年为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组织专业培训 15 场,参与人数达 120 人次;在职称评审制度方面,为延迟退休且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已有10 人获得更高职称晋升[12]。

3. 强化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院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过去一年,针对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开展专项评估 10 次。定期组织延迟退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 6 次,考核合格率保持在 95% 以上,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态,为延迟退休医务人员配备健康监测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如复杂手术等,医院制定 20 项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及时有效进行处理[13]。

(三)实施效果

经过5 年的实践,该医院延迟退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医院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原本预计因人员退休导致的20% 医疗服务供给缺口,实际仅出现 5% ,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延迟退休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新增省级重点学科 2 个,市级重点学科 5 个。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对延迟退休改革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在 2023 年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达到 80% ,改革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支持和认可 [14-15]。

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延迟退休改革在地市级医院的推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延迟退休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延迟退休医务人员的专业优势和作用,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还需要关注延迟退休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的合力。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地市级医院应积极探索创新,为延迟退休医务人员提供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机会,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迪 . 延迟退休的个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以大连市 S 医院为例 [D]. 辽宁 : 辽宁师范大学 ,2020.
[2] 曾益 , 李姝 , 张冉 , 等 . 门诊共济改革、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与职工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基于多种方案的模拟分析 [J]. 保险研究 ,2021(4):91-105.
[3] 韩宁 , 仓艳红 , 孙岩 . 江苏省三级甲等医院管理者对护士延迟退休认知的质性研究 [J]. 全科护理 ,2023,21(32):4581-4584.
[4] 张晓旺 , 刘凤 , 孙涛 . 延迟退休背景下自雇型就业的健康效应与作用机制分析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4,41(9):1004-1009,1042.
[5] 何梅 , 陈霞 , 万丽 , 等 . 延迟退休视角下护士长职业生涯后期转型阶段的体验及自我重塑需求 [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31(9):68-72.
[6] 席恒 , 翟绍果 . 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机制与方案研究 [J]. 中国行政管理 , 2015(5):023.
[7] 姚东旻 .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延迟退休与失业率的关系 [J].中国工业经济 , 2016(1):006.
[8] 姚东旻 .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延迟退休与失业率的关系 [J].中国工业经济 , 2016, 000(001):67-82.
[9][1] 佚名 . 我国退休制度历史、现状和挑战——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之一 [J]. 经济研究参考 , 2015(4):003.
[10] 王珩 .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 —— 延迟退休应 " 因需制宜"[J]. 福建质量管理 , 2019.14.134.
[11] 林宝 . 关于做好退休年龄改革政策配套工作的建议 [J]. 国家治理 , 2023(10):58-62.
[12] 李映雪 .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选择研究——基于职工养老金净财富视角 [D].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13] 梁靖怡 , 保险 . 降费与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充足性的影响研究 -- 基于 OLG 模型 [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5-03-26].
[14] 马红鸽 , 席恒 . 延迟退休背景下中国养老金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16, 29(3):015.
[15] 王克祥 , 于凌云 . 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综述[J]. 人口与经济 , 2016(1):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