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侯晓迪

天津圜宇经纬勘测有限公司

引言

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传统测绘方法在古建筑的形态记录和结构分析中常面临数据采集繁琐、测量误差大以及难以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挑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具备高精度、高速度和非接触式的数据获取优势,逐渐成为古建筑测绘的重要工具。该技术不仅能够完整捕捉古建筑的三维空间信息,还能够通过数字模型实现形态还原和安全评估。本文通过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实践应用,探讨其在提升测绘效率和数据质量方面的贡献,旨在促进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

一、古建筑测绘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传统方法局限性

古建筑测绘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但面临着诸多技术和方法上的挑战。古建筑通常结构复杂,造型独特,许多细节难以通过传统测绘手段完整捕捉。手工测量依赖于测量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测量过程耗时且易受人为误差影响,导致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难以保障。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和文字记录难以反映古建筑的三维空间结构,使得后续的分析和修复工作存在较大困难。环境因素如光照变化、空间狭窄等也制约了传统测绘方法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文物保护要求极高的区域,这些方法难以做到既保证测量精度又避免对建筑本体造成损害。

古建筑数字化信息采集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测绘方式在数据整合和管理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建筑保护日益复杂的信息化要求。传统接触式测量技术在应对复杂建筑结构时效率较低,且难以快速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数字模型,这直接影响了保护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数据的转换和处理过程不仅繁琐,而且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或变形,严重制约了数字化成果在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推广。面对这些挑战,古建筑测绘亟需采用能够实现高密度、高精度、多维度数据采集的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测绘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

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流程与关键优势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需要直接接触测量对象,能够快速采集到古建筑高精度和高密度的点云数据,其单点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 ,利用专业软件处理可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按照 1:1 的实景复制出古建筑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古建筑准确且完整的平、立、剖建筑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 , 其将大量的人工外业工作转变为对点云数据的高度自动化量测 , 避免了传统测绘方式精度不高、频繁接触易损坏古建筑以及需要考虑作业人员的安全等多种不利因素。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流程包含多个关键环节,每一步都对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起到决定作用。扫描工作通常从现场布设扫描站点开始,依据古建筑的结构复杂度和空间环境确定扫描位置,以确保全方位无死角地捕捉建筑细节。激光扫描仪发射激光束,通过测量激光返回时间获取点云数据,精确反映建筑物的三维形态。点云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噪声过滤、点云拼接和坐标配准,保证多站点数据的无缝对接和空间一致性。此阶段还会结合控制点和测量标志物,提升数据的绝对精度,为后续模型重建打下坚实基础。

点云数据的后期处理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处理过程中,专业软件对点云进行清理和分类,剔除环境干扰和无效点,确保数据质量。通过点云的密集配准和精细拼接,形成完整的三维数字模型。该模型不仅精确还原了古建筑的几何特征,还能细致表现结构纹理和表面状态,有助于进行形态分析和损伤识别。数字模型可以转化为多种格式,便于后续信息管理和数字档案建设。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的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实现了跨平台应用,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多维度的技术支持。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核心优势体现在高精度、高效率与非接触式数据采集。相比传统测绘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百万级甚至亿级的点云数据,极大提升了测绘速度和数据密度。非接触式扫描避免了对脆弱古建筑表面的物理接触,降低了人为损伤的风险。扫描结果具有极高的空间精度和重复性,适应复杂环境和多样形态的测绘需求。更重要的是,三维激光扫描所产生的数字化模型为后续的保护规划、结构分析及修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了测绘数据的可视化、可分析和可共享,推动了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转型。

三、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实践分析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能力为建筑形态的全面记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实际项目中,利用激光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能够细致呈现建筑的几何结构和微观细节,为后续的数字模型构建奠定基础。这些数字模型不仅反映了建筑的外观特征,还能揭示内部结构的空间关系,帮助专家准确评估古建筑的保存现状和潜在风险。通过对扫描数据的多维分析,保护团队能够识别结构变形、裂缝发展及材料劣化等问题,实现对古建筑健康状态的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古建筑的修复方案制定得以更为科学合理。基于高精度数字模型,修复专家能够精准定位损伤区域,避免传统修复中因信息不足而产生的盲目作业。三维扫描数据支持虚拟修复和结构模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方案优化,降低修复风险。数字化成果还促进了保护工作的多方协作,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统一的数字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提升了整体保护效率。该技术实现了古建筑保护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为精准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和文化传承方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同样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建筑的高精度数字化存档,相关部门能够保存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形态特征,确保文化遗产的永久记录。数字档案不仅为未来的维护和修复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公众展示和文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利用三维模型开发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应用,公众能够直观体验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将古建筑保护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传统文物保护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提升了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结语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与保护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提升了数据采集的精度与效率,解决了传统方法的诸多局限。通过高精度的数字模型,技术不仅支持科学的损伤评估和修复方案设计,也推动了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立和文化传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激光扫描将在古建筑保护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促进文物保护工作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实现历史遗产的有效传承与永续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培宇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木结构测绘中的运用[J]. 山西建筑 ,2025,51(03):22-25.

[2] 汤湖丁 , 陈俊任 , 周玉岑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 [J]. 江西测绘 ,2024,(03):49-51.

[3] 刘九阳 , 甄莹 , 马越 , 等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平立剖图测绘中的应用 [J]. 测绘标准化 ,2024,40(02):15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