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路径探索
程得胜
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西罗园分公司 100077
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充分体现了通过抓党的建设推动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发展的新征程中,党建引领作用明显,成为国有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然而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与广度不足、党建创新力与适应性有待提升、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极大地影响了党建效能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与问题
1.1 意义
首先,党建引领是确保国有企业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将党建要求融入经营决策全流程,能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导向,在制定发展规划、配置核心资源时始终与党的方针政策同频共振,有效规避市场波动中可能出现的战略偏差,使其在应对供应链风险、技术壁垒等挑战时保持战略定力。其次,党建引领是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国有企业推动党组织与企业治理主体有机融合,能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化解利益分歧、凝聚发展共识,借助党建规范化建设完善内控机制,提升决策科学性与执行效率。同时,党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与奋斗热情,形成上下同心的发展合力[1]。
1.2 问题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与广度不足。尽管许多国有企业已经意识到党建重要性,但存在党建在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经营、市场拓展等核心业务领域参与度低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同时,二者融合多停留在形式层面,缺乏深层次协同互动,党建常被视为附加任务而非发展内在动力,加上缺乏有效融合机制与平台,进一步弱化了党建实际效能。
二是党建创新力与适应性有待提升。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建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感染力薄弱,难以满足新时代员工多样化需求。而且,党建工作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与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时,存在方法与策略调整滞后,无法及时应对新情况等问题。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对新兴技术与新媒体运用不足,与现代企业运营模式脱节,影响了党建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与引领作用。
三是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从实际来看,部分国有企业现有的考核标准仍存在缺乏科学性与全面性的问题,难以客观反映党建工作实际成效,而且考核结果与企业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等关联度低,激励约束作用未充分发挥,导致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缺乏有效推动力,制约国企高质量发展进程。
2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路径
2.1 构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机制,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构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一,国有企业应将党建要求嵌入战略规划全流程,明确党组织在战略方向把控中的核心作用,使企业战略制定既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贴合自身发展实际,又精准对接党的路线方针与国家宏观战略,为企业长远发展筑牢政治根基,更好的统筹各方利益,确保战略执行不偏离正确方向[2]。其二,国有企业应建立生产经营协同推进机制,在日常运营中,通过细化党建与业务协同流程,明确党组织在项目决策、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的职责边界,确保决策既兼顾企业经济利益、提升运营效率,又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党建与业务无缝衔接,增强决策科学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国有企业应搭建多元协同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党建联建工作,如联学联建、联合攻关等,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项目建设,从思想与机制上全面增强支部组织力,增强对中心工作推动的保障力,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凝聚党建与业务协同共进的合力,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2.2 提升党建工作的创新驱动力,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提升党建创新驱动力。内容创新上,国有企业应紧扣企业实际,将行业前沿知识、创新思维融入党建教育,突破传统模式局限,增强内容实用性与吸引力,强化党员思想引领,激发员工创新意识,营造全员创新氛围。形式创新上,国有企业应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与虚拟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显著提升党建参与度与灵活性。同时构建集成智能管理功能的平台,推动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与企业管理流程融合,提升决策与运营效率。例如,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打通内部业务数据流与信息流,促进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协同[3]。此外,党组织应推动企业在决策支持体系中引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提升决策科学性与预见性,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2.3 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科学完善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是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战略抓手,更能有效指导实践、优化工作流程。通过系统性地构建与优化这一体系,可显著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与效能,从而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国有企业应系统构建党建责任考评体系,通过梳理党内法规与企业党建制度,整合修订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考核评价、党员目标管理考核三项办法,明确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及党员职责,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将责任链条延伸至党支部,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实现职责规范统一。同时,国有企业应优化党支部“1234”考评体系,以日常调研指导掌握支部建设共性与个性问题,借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并通过年度联合考核评估支部党建责任落实与成效、追责情况,靠“达标创先”专项评价强化基础工作考核。通过将支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班子成员综合考核、任免调整、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强化激励约束。此外,国有企业应细化党员目标管理考核,以岗位责任与任务为核心,涵盖基本要求、岗位绩效、正向激励三部分考核内容,并实行党员目标管理考核与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分别核算、互用互认,推动党内评价与薪酬考核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充分激发党员履职动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确保国有企业项正确方向发展,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针对当前存在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与广度不足、党建创新力与适应性有待提升、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国有企业应采取构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创新驱动力、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等融合策略,深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乔 .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1):103-106.
[2] 黄可欣 . 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J]. 新丝路 ,2025(16):0165-0167.
[3] 王世阳 . 基于党建引领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社会科学 ,2025(4):008-011.
作者简介:程得胜 1981.02.11 男 北京市 汉族 大学本科 助理政工师 研究方向: 企业党建/ 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