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纪检监察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王建琨

天津市滨海新区烟草专卖局 天津 300450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国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企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和监督职能,是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的关键。这一权力对国企发展的影响很大,作用也很大,很难与其它权利相提并论。但是,纪检监察机关在行使权力时,自身也会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有些领导干部不顾法律,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好处,侵害他人权益,给国企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同时也让纪检监察部门的威信受损。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监督,是监督的一种再监督,一种检查的再检查,它是一种对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履行职务和权力行使的监督,也是对一些职能部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活动的再监督。乡镇纪委在工作中,一般都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经常充当“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使其在同级监管中缺少有力的支撑。纪检监察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涉及纪检监察系统的自我监督、监督机制的完善、监督力量的建设以及监督方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因此,要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就必须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

一、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现状

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维护自身纯洁性的重要保障。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和行政监督的专门机构,其内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规范性至关重要,以确保纪检监察干部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尊严。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应当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自身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监督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职责,在抓自身建设、干部管理监督上,纪检监察机关同样必须落实好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切实承担起加强自身建设的主体责任,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持续进行且适度。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纪检监察工作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防范腐败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部分国企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职能被弱化,监督效果不佳。同时,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力量不足、专业能力不足,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部分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重业务、轻监督”的倾向,监督范围有限,监督深度不足,难以覆盖企业所有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监督与业务脱节,导致监督效果不明显。此外,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动真碰硬,影响了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二、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内部监督客体意识淡化

国企纪检监察机关本身就有着自己的工作特点,它是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监督工作的主要对象,各个部门的党员干部都要受到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和帮助。而作为被监督对象的纪检监察人员,也必须受到监督。但在现实中,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对别人实施多种形式的监督,却不愿被监督,更不愿主动开展自我监督工作的现象。在自我认识方面,对接受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被监督会使自己的威信下降。他总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监督别人,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要受到监督的。

( 二) 内部监督主体制约薄弱

由于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所以有些监督机制体制还不够健全,在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进行监督工作的主体比较模糊,监督主体对被监督对象的约束效果不强。在国企中,上级纪检监察机构对下级纪检监察机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管体制,这就造成了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不明,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度漏洞,趁机进行违法行为。在监督工作中,主体不清,制约了监督权力的行使,制约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纪检监察体系的内部监督体系形同虚设,对国企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 三) 内部监督执行职能弱化

一些地区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组织建设不够健全,有的甚至还没有设立内部监督组织,这就造成了内部监督工作不能开展,极大地削弱了内部监督的作用。在部分国企纪检监察部门中,尽管已经设立了内部监督组织,但仍然缺少一套规范的监督流程和监督体系,导致监督的执行功能严重失衡。对纪检监察人员过分信赖和纵容,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违反纪律的干部不够严格。由于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企业的内控执行功能受到了极大的弱化,监管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漏洞,给一些违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

( 四) 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

纪检监察机构为强化监督,往往会针对自己的监督机构和监督体系的具体状况,制订相应的监督体系,但是,许多纪检监察机构的内部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怎样加强对别人的监督,对如何强化内部监督的问题却很少提到。即便有一些与内部监察有关的制度,也大都是走个形式,很难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方式,在实施内部监督时,监督的利用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监督的力量也很难提高。目前,我国现行的内控制度主要集中在对纪检监察机构的内部违规行为的处置上,没有对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防范。

三、解决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问题的对策

( 一)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构

国企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对其它部门的员工进行监督,而且要对内部人员进行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要起到表率作用,把好内部的监督工作做好,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组织,给内部监督组织的工作人员分配一定的职责,对纪检监察系统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纪检监察系统内,要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及时发现违法行为,严肃处理,杜绝因内部人员违法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纪检监察系统内实现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和协作,为在国企中开展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工作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 二)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制度

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迫切需要开展,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规律和特征,对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进行全面的工作。在制定纪检监察机构的内部监督体系时,必须立足于客观实际,其有关规定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客观可行性,防止任意滥用职权和任意制定不公正的监督体系。在这个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开展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工作,强化对国企内部员工的监督,确保企业各有关环节的正常运转。( 三) 需要完善的相关措施

要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首先要端正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态度。要使领导干部认识到自我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工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引导作用。此外,还要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激励,使其考核的内容更加明确,并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要将各部门组织和群众的意见都纳入到考核中来。对纪检监察干部职工进行政治、经济待遇的改善,对其内部监督工作也会更加有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强化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推动国企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丽昀 . Y 区纪检监察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 [D]. 西南科技大学 ,2024.DOI:10.27415/d.cnki.gxngc.2024.000035.

[2] 莫聘银 . 公立医院纪检监察监督体系的建设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22(23):44-47.

[3] 田野 . 湖南省 H 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问题研究 [D]. 中南大学 ,2023.DOI:10.27661/d.cnki.gzhnu.2023.001233.

[4] 肖文 . 高校纪检监察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协同运行机制研究[J]. 办公室业务 ,2023(01):111-113.

[5] 金奕鸣 . 反腐败视角下中央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 同 监 督 研 究 [D].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2023.DOI:10.27462/d.cnki.ghzhc.2023.000124.

[6] 建鑫龙. 浅谈国企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运行路径[J].办公室业务 ,2022(24):92-94.

[7] 周璇. 关于完善纪检监察监督体系面临的挑战[N]. 山西科技报 ,2022-11-17(B03).DOI:10.28712/n.cnki.nshxk.2022.000868.

姓名:王建琨

出生年月:1994 年 4 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

现任单位:

学历:本科

职称:助理政工师

研究方向:

邮编:

身份证号 :12022419940419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