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积于勤发乎心形诸笔

作者

李伟莉

南京市六合区方州小学

引言

语文作为承载文化传承和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其读写教学在小学阶段特别的重要。但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只是由教师机械式的向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学习,在学习的期间会感到枯燥。长期一来不仅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积于勤、发乎心、形诸笔”的教学路径正是这些痛点提出的实践探索。“积于勤”强调通过阅读积累筑牢语言根基,并在海量文本中让学生吸取养分。“发乎心”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内心真实情感,让文字成为情感表达的自然流露。“形诸笔”聚焦写作技巧习得和运用,实现情感和技法结合。所以教师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落实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三路径”。

一、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实施“ 三路径” 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语言积累特别的重要,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前提。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景点文学作品比较多,作品中蕴含的词汇优美,句子精妙,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素材。教师将“勤积累”这一路径运用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并捕捉到精彩词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仔细品味,摘抄优美的字词和精彩的段落,反复诵读。通过运用上述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学生还能从中积累到更多的语言,开拓自身的知识面,也会学习到不同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以锻炼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在感悟文本内容时通常是扮演着主动探索者的角色,需要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细致解读和分析文本。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草船借箭》时,落实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三路径”并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和学生共同的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分别的扮演诸葛亮和周瑜以及鲁肃等角色,在课堂上对他们之间的对话进行模拟。在这一期间,除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印象以外,还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思考,学生的思维会从表面走向深入,从单一走向多元。

二、积于勤发乎心形诸笔——小学语文读写教学“ 三路径” 分析

(一)积于勤:厚积薄发,搭建读写基石

1 基于教材,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六年级单元涵盖成长故事和家国情怀以及自然奥秘等主题。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着提高阅读速度编排《搭石》《将相和》等课文,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浏览和抓关键句等阅读方法带领学生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完以后,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向学生推荐相关章节,比如《史记》,以开拓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使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故事。与此同时,利用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开展班级共读活动,并在交流分享期间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1]。

2 丰富阅读形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为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应注重对多样化阅读形式的应用。首先利用晨读这种阅读形式,在早晨组织学生进行 20 分钟的诵读,并在朗读中感受语言韵律美;然后,定期的开展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之间对近期阅读的好书和感悟进行分享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最后,设立班级图书角,不定期对涵盖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等多种类型的书籍进行更新 [2]。这样对不同学生阅读需求,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还以便学生自主阅读。除此之外,布置阅读打卡任务,学生对每天阅读时间和页码进行记录,家长监督,提高学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发乎心:以情动人,点燃读写热情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文本中蕴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教师要通过分析教材深入的挖掘。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那个星期天》时,可引导学生自行的阅读,并在阅读的期间找到并标记描写心理的句子。在阅读完以后,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小组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作者情感 [3]。也可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等待经历,并和其他同学交流中深化情感体验,为日后的写作打基础。但教师可以以“难忘的一天”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并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三)形诸笔:读写互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要想实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可开展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活动。比如“同题异构”活动的开展,选取“我的梦想”主题,先引导学生对和不同作家关于梦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期间,对写作思路和方法进行阅读,并展开写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梦想,通过对比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开展“续写课文”活动,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完《景阳冈》这篇课文后,可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武松打虎后的故事进行续写。这样一来,除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印象以外,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协作能力。也可成立“读写小组”,由小组成员表之间独一彼此的阅读心得进行探讨,共同的将写作任务完成,在合作中提高读写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通过落实“积于勤、发乎心、形诸笔”读写结合的教学路径,除了能为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提供重要的实践框架以外,还能打破传统读写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积累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在表达中成长。未来持续的优化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三路径”,有利于培养学生核算素养。

参考文献

[1] 蔡金铌. 积于勤发乎心形诸笔——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三路径”探析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5,(08):174-176.

[2] 蒋翠梅 .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J]. 亚太教育 ,2024,(20):169-171.

[3] 穆晓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路径分析[J].智力 ,2021,(2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