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刘青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高湖镇完全小学 4214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为打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局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阐述名字为红头的蟋蟀在牛肚子“旅行”的奇特经历,向学生传递了牛的消化系统相关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困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村小学在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许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基本设备,部分教师也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如使用 PPT 展示课文图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不可否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部分农村教师虽已涉足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领域,但整体能力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多数教师仅掌握基础操作,例如播放现成课件、音频视频等,对于较为复杂的软件操作和技术应用则显得力不从心。这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依据教学实际需求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无法深入挖掘其潜在优势,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与突破。在面对不断更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时,农村教师由于缺乏持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接受和应用速度较慢,进一步限制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融入。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路径——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教学为例

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学当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更好地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 []。本章节就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深入探究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路径。

(一)创设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感官上的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乐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课程开始的导入环节,可播放一段充满神秘感的森林动画视频,视频中两只小蟋蟀——红头和青头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突然画面一转,红头遇险了,被牛吞到了肚子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播放牛的叫声、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声等音频。当读到红头在牛肚子里害怕地呼救时,播放红头带着恐惧的声音;当青头安慰红头时,播放青头坚定而鼓励的声音,学生“身临其境”,更能深入地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友谊。同时,利用图片展示牛肚子里不同部位的结构,如牛的四个胃的位置和作用等。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张牛的整体解剖图,然后逐步放大各个胃的细节,用不同的颜色和标注来解释每个胃的功能,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红头旅行的路线。

此外,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红头、青头和牛,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深入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记录学生的表演过程,课后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丰富、多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开展《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时,可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如制作一份关于牛的消化系统科普小报。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关于牛的消化系统的资料,包括牛胃的结构、反刍的原理、牛的饮食习惯等。然后,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且适合小学生理解的部分。接着,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小报。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配图,使小报更加生动形象。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小报中讲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科学原理,展示他们对课文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融合能力

组织专门针对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围绕《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类课文的教学需求,设置如动画制作、互动课件开发等课程。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技术操作,还需深入讲解如何结合语文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可通过学习动画制作软件,将课文中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制作成生动的动画,学生被动画所吸引,会主动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定期开展校内信息技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分享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与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优化升级硬件设备及维护体系

学校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投入,确保每个班级都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高清投影仪、触摸式电子白板等,为《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建立定期的设备维护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同时,与当地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合作,建立远程技术支持机制,当教师教学时遇到设备故障,能及时地解决,避免影响教学进度。

结束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要关注互联网时代下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实践里,我们以《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程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语文学科,通过打造生动情境、革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举措,让语文课堂呈现出全新的生机。但我们也深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后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尝试、大胆实践,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潜力。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将大幅提高,为农村孩子营造更为优质、公平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辛小军 .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 [J]. 考试周刊,2020(63).

[2] 刘海南,袁梨清,舒强 .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案例的研究 [J]. 知网阅读机构阅览室,2023,S1:65-6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