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交融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策略
王兰芬
泸西县第二中学652499
引言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课程,其可潜移默化地锻炼初中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尤其是“情知交融”的教育理念提倡认知与情感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情感也能得到积极的激发和培养,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创新力。基于此,使用“情知交融”来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驱动知识探索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情境创设只注意形式上的创设,没有真正顾及学生的心灵,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没有内在动因。尤其是创设能够感动学生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地探究物理知识。例如,通过以初中二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鸟鸣、溪流、树叶的沙沙声等。再进一步引入一些特殊的音效例子,如古编钟表演、少数民族的乐器表演等。这样丰富多样的声音情境一下子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对声音探索的好奇。教师就此提问:“同学们,我们世界中有非常多美妙的声音,是谁将它们带入我们的耳朵里。”学生心中有着疑问和渴求,情感被充分调动。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们简单实验操作:用手指触碰发声音叉,体会其振动特点;或把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密封袋中,并不断抽空其中气体,观测声音变化。基于此,热情的学生们都投入到这一活动中,仔细观察现象、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寻找声音产生及传播的秘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求知欲望,也就能够更为深刻认识物理。
(二)以趣味实验激发学习热情,深化知识理解
在初中物理的实践教学中,有些实践教学非常枯燥,使得学生不感兴趣,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之下,更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不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设置有趣的教学实验,能够有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在愉悦感中产生对知识的透彻掌握[1]。例如,通过以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中“用水果做成的小小电池点亮小灯泡”趣味实验为例,教师需要准备苹果、柠檬、橙子等水果和铜片、锌片、导线、小灯泡等实验室用品。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并提问:“学生们想一想,普通的苹果、柠檬、橙子等水果能不能做成小小的水果电池,点亮小灯泡呢?”,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讲怎样将铜片和锌板装入果实中,再将线路连接好,将装有水果电池的电路与小灯泡连接好,小灯泡竟然发光了。这实在让所有的学生们很吃惊,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接下来,教师通俗易懂地讲解水果电池的工作原理:由于不同的金属元素在水果的酸性环境中能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电压,从而形成电流。然后鼓励学生分组来进行实验,去探索能够使用哪些不同类型的水果来制造出能够产生电源,并且观察它们点亮的亮度变化情况。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并且一直在其中进行不断的相互讨论与尝试,同时学生也能在其中获取电力以及电路方面的相关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为电能的科学原理也得到了更好的理解。由此可见,这样的趣味实验能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物理知识,在高涨的热情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
(三)结合生活实例培养情感认同,促进知识应用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和日常生活中有着较低的关联度,能够使学生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较好的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认可度也较低,也就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但是通过利用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物理学科的情感认可度得到提高,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例如,针对初中二年级物理中的“压强”一课,教师先是展示一系列生活现象引入“压强”定义概念,如:滑雪运动员滑雪时所采用的滑雪板面积大,所以在雪地上滑行阻力小,而人直接踩在雪地上容易陷下去;尖锐的刀子更易于切开物体等。尤其是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学生也就真正明白学物理就在身边,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和认可度。随后,教师抛出实际问题:“咱们学校的操场计划新增一块运动操场,为了这块操场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出发,通过材料设计和结构设计来解决呢?”学生根据所学压强知识积极给出自己的想法,如提高地面耐磨性、增大接触面积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结论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并可以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实际项目中的可行性。由此可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好感,也能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实际问题处理上,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知交融教学模式为初中物理实践教学注入新活力,并且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以趣味实验激发学习热情、结合生活实例培养情感认同等策略,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实践教学质量。基于此,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情知交融教学模式的优势,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可以有效的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守锐 ." 自主·合作·展示 " 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探究 [J]. 好日子 , 2019, 000(035):P.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黄莉娜 . 小学美术教学中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与跨学科整合[C]//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八).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