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作者

李晓亮

肇东市实验小学校 黑龙江 肇东 151100

引言

随着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强调,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相较于传统的课文片段教学,整本书阅读更能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与思维链条。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仍存在模式零散、实施困难、成效不一等问题。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方向和实践需求。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推进整本书阅读指导方面呈现出积极探索与普遍困惑并存的状态。尽管新课标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但多数小学仍以课文精读和片段式阅读为主,整本书阅读尚未在教学中全面落实。一方面,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文本,难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整本书的结构把握、主题引导和阅读方法指导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在面对完整文本时出现理解偏差、思维断裂等问题。

从教学组织层面来看,整本书阅读缺乏科学的教学流程与配套资源支持。许多教师因课时限制、教学任务繁重等现实因素,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课外附加任务,未能形成教学常态化。在指导策略上,多数教师未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兴趣,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缺乏对文本主题、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引导,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理解深度不够。阅读评价方式也相对单一,多局限于简单的读后感或测验,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与思维发展。

此外,学校整体阅读文化氛围薄弱,家庭阅读支持不足,也是制约整本书阅读指导成效的重要因素。多数学校图书资源数量有限、类型单一,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家长对整本书阅读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与学校教学的联动支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迫切任务。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与实践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立足于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注重阅读全过程的系统设计。从教学目标来看,应由单一的知识掌握转向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尤其强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协同提升。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取向与学段阅读能力,精选具有思想性与文学价值的整本书籍,同时配合单元主题,形成纵横交错的阅读体系,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个性成长。

教学实施路径的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包括前期导读、中期引导和后期延伸三个关键环节。前期导读阶段,通过问题激趣、背景铺垫与结构导览,引导学生建立整体阅读框架;中期引导阶段,采用阅读任务群、群文阅读比较、角色代入与主题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深入人物心理与主题内涵;后期延伸阶段,以创意写作、情景演绎、绘本再创作等活动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实现知识迁移与思维生成。同时,教师需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双重角色,合理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实践策略上,应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融合。通过阅读记录卡、阅读成长档案、同伴互评与教师诊断等方式,实现对学生阅读过程、态度与成效的全方位评价。此外,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注重跨学科整合,如结合语文与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中还应借助数字化工具构建互动型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阅读路径与协作式学习方式的融合,提升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与适应性。

三、教学模式实施的成效评估与优化建议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注重整本书整体内容的把握与阶段任务衔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文本结构、主题内涵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为深入,能够围绕文本内容展开个性化表达与批判性思考。教师利用阅读任务单、分享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实现从表层阅读向深度理解转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阅读兴趣,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

在教学成效评估方面,采用阅读笔记、读后感、口头表达、小组评价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监测。这种动态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精准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为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设置图文结合任务,或为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安排探究性讨论,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同伴互评和协作学习的运用,也在促进学生表达力、合作意识和思维深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向高阶思维发展。

面对教学实践中的资源不均、模式运用不稳定等问题,仍需加强教学支持系统的建设。建议整合优质阅读资源,构建校本资源库,方便教师因材施教;开展校本研训,提升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结合数字化平台,拓展阅读形式,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要素配置和模式运行机制,整本书阅读教学将在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结语

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推动了课堂教学从碎片化向系统化、深度化转变。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和阅读策略指导,该模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成效。未来应加强教师培训与教研支持,完善教学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质量,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2021,(12):45-48.

[2] 王晓燕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 小学教学研究,2020,(10):22-25.

[3] 刘芳.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J]. 教师,2019,(2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