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河南地区冬季大棚西瓜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作者

李春华

太康县马头镇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省周口市466000

引言

冬季大棚为农作物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生长环境,大棚种植主要集中在蔬菜、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其中以西瓜、草莓、蔬菜为主。通过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和加温设备,大棚内的温度可保持适宜范围,延长了作物生长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冬季水果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冬季大棚西瓜高效的种植,大大提高了农民反季节种植收入;同时,解决了城市冬季西瓜供应短缺问题。

冬季大棚西瓜种植技术要点

西瓜大棚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达到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一、整地施肥

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1-1.2 米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墙、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 1 米行距作小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 与大棚纵向平行)。

底肥用量和种类 : 一般亩施优质厩肥 4000-5000 千克 ( 或腐熟鸡粪3000-4000 千克 ),过磷酸钙 50 千克,硫酸钾 15-20 千克,腐熟饼肥100 千克。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二、移栽定植

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上午 9 时至下午 3 时栽完,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然后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后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入的上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一次小水后封窝,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呈一条龙式小拱棚。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为了使定植当日能提高土温,最好在下午 2-3时前定植完毕。

三、温湿度控制

湿度管理:定植后 5-7 天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在 17 度以上促进缓苗。若白天温度高于 35 度,则应设法遮光降温。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 32 度,夜间不低于 15 度,此期间可通过开闭天窗来控制棚温,当瓜蔓长 31 厘米左右时,可撤除小拱棚。大棚西瓜盛花期,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夜温,因为若在人工授粉后夜温低,则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肥大。外温超过 18 度时,应加大通风,天窗和棚两侧同时通风,保持白天不高于 30 度防止过高的日夜温差和过高的昼温。此期西瓜进入膨瓜期和成熟期,高昼温和日温差过大会导致果实肉质变劣,品质下降。

湿度管理: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在采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空气湿度。一般在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植株蔓叶满架( 支架栽培者) 或封行( 地爬栽培者) 后,由于落腾量大,灌水量也增加,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 60%-70% ,夜间达 80%-90% 。为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适当晚关棚,加大空气流通及行间铺草降低土面蒸发等措施。生长中后期,以保持相对湿度在 60-70% 为宜。

四、适当增加光照量

大棚内光照主要来源于顶部 ( 上光 ) 和侧面 ( 侧光 ),地面薄膜在生长前期也有一定反光作用。在支架密植栽培情况下,距地面 1 米以上的叶面积的正常光合作用,对西瓜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西瓜生长期应始终保持棚顶部和两侧面光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棚内部,使棚内 1 米以上叶片在生长中后期也能获得足够的光照,所有,要严格整枝、及时打权和打顶,使架顶叶片距棚顶薄膜有30-40 厘米的距离、防止行间、顶部和侧面郁闭。在绑蔓时,要注意使叶片层间有 20--30 厘米的间距,防止相互重叠。

五、整枝绑蔓

整枝:大棚密植条件下,要实行较严格的整枝。当伸蔓后,主蔓长 30-50 厘米时,侧蔓也已明显伸出。当侧蔓长到 20 厘米左右时,从中选留一壮健侧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侧蔓上长出的侧蔓顾时摘除。在坐瓜节位上边再留10-15 片叶即可打顶。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进行,支架栽培情况下,去侧蔓( 打权) 工作要一直进行到满架、打顶。在去侧蔓的同时,要摘除卷须。

六、人工授粉

由于棚内西瓜的开花习性,应在上午 8-9 时进行授粉。阴天雄花散粉晚,可适当延后。为防止阴雨天雄花散粉晚,可在头一天下午将次日能开放的雄花取回,放在室内干燥温暖条件下,使其次日上午按时开花散粉,再用此花给雌花授粉。应从第二雌花开始授粉,以便留瓜。

七、选瓜吊瓜

为提高单瓜重和使瓜形端正,应选留第二雌花上坐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而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5 天,瓜胎即明显长大,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 ; 主蔓上留不住,可在侧蔓上留瓜。在皮架栽培情况下,当瓜长到如碗口大约0.5 千克时,应及时进行吊瓜,防幼瓜增大后坠落。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应如拼棚栽培一样进行选瓜、垫瓜和翻瓜。

八、追肥施肥

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一次透水。此后保持地面见湿见干,节制灌水,提高地温,使瓜秧健壮。

在伸蔓期,插支架前,可灌 2 次水,水量适中即可。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入膨瓜期,可3-4 天浇一次水,促进幼瓜膨大。大棚西瓜的追肥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可在支架前,大棚内小拱棚撤除后,在瓜垄两侧开浅沟施用氮磷复合肥20 千克 / 亩,硫酸钾 5-10 千克 / 亩,以促进伸根发棵,并为开花坐果打下基。幼瓜坐住后。长至鸡蛋大小时,再亩施 ( 结合灌水冲施 ) 复合肥20千克,促进长瓜。果实定个后,可用 0.3% 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1-2次。在采收二茬瓜情况下,可在二茬瓜坐住,头茬瓜采收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5 千克/ 亩。

九、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管理

大棚西瓜生长期主要害虫为蚜虫,为防治蚜虫,可在定植前于苗床先喷 DDV+ 乐果 (1:1)2000 倍液。膨瓜盛期,棚内蔓叶茂盛,空气流通较差,蚜虫发生较重,必须注意严密打药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应及早防治。膨瓜期应开始防治炭疽病,在生长中后期注意加强通风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可大大减轻西瓜病害。

结束语

大棚西瓜特别是支架栽培的西瓜,由于果实处于良好保护条件下,受光良好,因而果形端正,皮色鲜艳,无阴阳面,可生产出高档的西瓜。综上所述,大棚种植措施可有效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还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冬季西瓜的稳定供应。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应用,冬季大棚西瓜种植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丁勇 , 蔡志坚 , 张秀琴等 , 大棚西瓜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36(5):62- 65.

[2] 刘晓芳 , 刘建中 , 刘国庆等 . 西瓜生长过程中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征 [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35(6):56- 60.

[3] 张明华 , 刘刚 , 李瑞等 . 基于无人机的西瓜生长监测与管理 [J].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现代化 ,2025,24(3):98-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