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一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策略

作者

张依娜 郑剑伟 (指导老师)

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 福建莆田 351100

高中阶段,随着教学内容的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加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题是学生学习难点的反映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的剖析,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知识盲区,完善数学思维和知识架构,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难点,从而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一、高一数学错题整理策略

(一)错题分类整理

正确地对错题进行归类和整理,是有效地使用错题信息的前提。针对数学错题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模块化的分类:根据高一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结构,可以把这些题目分为:“集合与通用逻辑”“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等。在每一部分下面又进行了详细地学习,比如函数的范围和值域,单调性和奇偶性,指数和对数等。这样可以通过错题清楚地显示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弱点。

按照错误种类划分:根据错题本质,可以划分为概念错误、逻辑错误、运算错误和数学方式错误等 [1]。概念错误指学生对定义和定理的理解有偏差,例如模糊功能的定义范围。逻辑错误主要表现在推导过程的不严密,例如在空间几何的论证过程中遗漏了条件。运算上的失误主要有计算上的失误和公式上的失误。数学方式的失误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上。

按照错题难度分类:根据问题自身的复杂性,把错误问题分为基本问题,中等问题,困难问题。在基本问题上出现的失误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不够,中等问题的失误是因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够,而困难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对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造性的思考。根据试题的难度进行分级,可以为后续学生对错题进行复习时合理分配时间以及精力。学生在对错题进行分类的时候,知识点系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因此,要对分类的规范进行周期性的优化。

(二)错题整理期间记录具体方法

进行数学错题整理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即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学生应将教师提到的方法记录到错题集中,针对做错的题目,写出心得、小结,反复总结后,学生自然会对数学知识点形成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进行错题整理时,学生需要将题目的关键、完整的信息进行呈现,包括选项,设问等,以保证试题的完整,如试题涉及图表或公式时,必须精确地画出或标出,以免资料不全面影响复习的结果。还需要精准记录分层解题过程,利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关键解题步骤以及导致失误的点,做到一目了然。

学生还需要对错题的关键信息进行补充,包括错题的类型,比如“计算失误”“思路偏差”等常见的错误分类分别注明,以确定其实质,还需要记录解题时存在的困惑,在错题下方预留复习空间,便于学生复习时进行总结和拓展。

二、高一数学学习中的错题分析策略

(一)进行错题根源剖析和维度拓展

剖析错题根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知识层次上,重点考查学生对概念、定理和公式的掌握程度,比如对函数的奇偶校验和单调性的定义是否混淆,三角函数导出的公式是否牢记。在思想层次上,主要侧重于解决问题的合理,比如,在遇到立体几何问题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立体几何思维是否完善等。操作层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标准化,主要看在运算有没有出错、步骤有没有完成,例如在解决不等式的时候有没有漏掉定义区域的限定,或者在立体几何绘图中有没有标记重点等[2]。

对错题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后,学生还需要进行思维拓展和发展,将错误解法与正解进行比较,找出其在思维转折点上的区别,并在各种方法中澄清其逻辑严密性。归纳出类似题目的解决规则,建立起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在原有题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题的条件、题型的改变进行推断。

对错题进行改编是深入剖析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试题中的已有条件进行调节,比如改变数值范围、替换函数类型,或者改变设置问题的视角,比如把论证变成探究题,把求解变成开放式题,可以在保持关键点不变的同时,营造出新的思考环境 [3]。它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题目的结构进行重新构建,促使学生走出原有题目的固有思路,从多个层面来考察知识的适用范围,加深对考点实质的认识,提高了对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错题的定期复习利用与优化

对错题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与复习,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时序梯度和作业标准 [4]。首次的回顾最佳时间安排在整理错题之后的 1~2 日之内,在思维重要的转折处,用红色的笔将思考偏向的具体体现标记出来,比如,在函数的单调性运用中,是否忽视了定义区域的限定,或者是滥用了判断定理。一星期之后,进行第二次回顾分析,对错题进行重新解答,并对失误和失误改善情况进行定量的评价,比如,计算失误率是否降低,逻辑漏洞是否被填充。在对错题的第三次回顾时学生需要对错误和知识点进行双向的映射,通过画出一张相关知识图,来确定每个错误在整个单元知识系统中的位置,并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比如把错误的几何错误和函数的递进关系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完整性的认识。

运用错误问题,需要建立多维度的培训系统。类似题目的扩展题应该坚持“考点一致、变式多元”的原则,从题干表述、条件设置、设问角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变化,比如,将“平面与直线的证明”这一基本问题,改成了“已知的直线面平行计算的参数范围”,以梯度的方式来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要突破学科间的界线,对各个单位所做过的题进行重新组合,比如将学过的三角形知识和三角函数问题相融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移。此外,还构建“错误问题 - 正解 - 思考 - 变化”的四个维度文件,在反思中,需要将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解决办法进行标注。

三、结束语

高一阶段数学学生需要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错题整体和分析对弥补学生的薄弱环节至关重要。错题整理和分析需要从科学分类,精确记录,剖析根源,多维拓展,到定时回顾与调整策略,帮助学生打破自己的认知盲点,夯实基础。通过不断地实践,使学生思维更加缜密,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王开泰 . 高中数学错题集的整理与应用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 (07): 32- 34.

[2] 牟天乐 . 学会反思 , 学会改错——高中数学错题整理策略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 2022, (16): 21- 23.

[3] 詹瑾.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2, (07): 23- 25.

[4] 崔铭宇. “ 错题整理”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探析[J]. 成才,2022, (03):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