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乡螳螂拳有效融入全民健身的实践研究
李杨
莱阳市体育运动服务中心 山东省 烟台市 265200
引言
全民健身是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更是有效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尤其是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地方特色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与运用已成为充实全民健身内容,以及可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且梨乡螳螂拳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拳种,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及文化传承等功能。由此可见,通过把其纳入到全民健身中,不仅给群众体育带来了独特的生机,满足了人们多样化健身需求,而且有利于对这一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搭建“线上线下”的三维宣传体系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是有效促进梨乡螳螂拳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线下宣传以传统传播渠道为支撑,以螳螂拳文化展览,街头展演和社区宣讲等为载体,提升大众对螳螂拳直观感知。文化展览方面,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梨乡螳螂拳历史渊源,招式演变和代表人物的故事;街头展演特邀螳螂拳传人现场演绎,尽显拳法刚柔并济,虚实相生之独特韵味;在社区的宣讲活动中,螳螂拳的健身效果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也就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拉近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1]。
线上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扩大螳螂拳影响,开通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定期投放螳螂拳教学视频,精彩演练片段和文化科普短片,通过算法推荐机制实现对潜在受众的触达。同时进行线上直播教学,请专业教练对动作要领进行实时辅导,回答大众的问题,提高互动性,还建立螳螂拳专题网站及社交媒体社群等,给爱好者们一个交流学习、交流训练心得及感受的平台。通过线上宣传渠道和线下宣传渠道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格局,可以增强梨乡螳螂拳全民健身群体知名度和吸引力,以此也就能够更加有效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
二、促进螳螂拳和校园体育的深度融合发展
校园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全民健身意识的主要场所,促进梨乡螳螂拳和校园体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从青少年群体培养螳螂拳发烧友,并可以有效的为他们融入全民健身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把螳螂拳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编写校本教材,并结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及运动能力设计循序渐进教学内容[2]。由此可见,低年级主要是学习基础步法和简单招式,发展兴趣;高年级的学生们致力于深化对套路组合的学习,以此可以有效的增强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举办螳螂拳主题体育节、课间操比赛等特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氛围。尤其是邀请螳螂拳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也就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此外,组建校园螳螂拳社团和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训练,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类武术比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与自信心。基于此,通过将螳螂拳融入校园体育,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体质,还能让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领略传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有效的培养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还可以使梨乡螳螂拳在青少年群体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注入新鲜血液。
三、构建螳螂拳与全民健身融合联动协作机制
梨乡螳螂拳纳入全民健身属于系统性工程,需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企业多方主体通力协作,而联动协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确保其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政府部门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对螳螂拳传承推广给予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并能够积极的引导社会资源偏向螳螂拳纳入全民健身范畴。如建立专门的扶持资金对螳螂拳文化的保护,人才的培养和活动的开展,出台鼓励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加入螳螂拳普及工程。
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各类螳螂拳全民健身活动,如成立螳螂拳协会,定期举办螳螂拳交流大会、培训班等,凝聚爱好者力量,以此可以进一步有效的促进经验分享与技术提升。尤其是学校与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学校也要积极的为培训机构提供场地支持,培训机构为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才能够共同有效的提升螳螂拳教学水平。企业通过赞助、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其中,如与螳螂拳传承机构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健身器材,冠名举办螳螂拳赛事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尤其是课通过各方主体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从而能够更好的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动协作体系,也就可以有效的为梨乡螳螂拳融入全民健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能够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定期沟通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协作中的问题,不断优化联动模式,也可以让梨乡螳螂拳在全民健身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梨乡螳螂拳纳入全民健身,是继承传统武术文化和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共赢的体现。尤其是教师可以通过对其发展现状,价值,面临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实践路径,可望突破目前的发展窘境,以此可以有效的将梨乡螳螂拳打造成具有全民健身特色的品牌项目。基于此,在今后,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融合模式、强化各方面协同合作、促进梨乡螳螂拳更好地在全民健身中发挥作用、实现传统武术文化活态传承和全民健身事业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边静 .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分析 [J]. 体育风尚 ,2023(12):101-103.
[2] 薛龙慧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探索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23):13-15.
[3] 乔雪榕 , 冉令华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星螳螂拳进校园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C]//2022 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书面交流摘要汇编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