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
张丽丽
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山东 新泰 271200
引言
现如今,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有用的现场指导,同时也需持续增强学生的全方位能力,这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工作负担。随着现代教育的持续进步,班主任的管理职责已经开始注入德育的元素,这为学生的未来设定了清晰的方向。本文将深入研究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职责中有效地融入德育。
一、善于转变角色、融入学生当中
为了实现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终极目标,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班主任需要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摆脱教师的角色,全面调整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理解。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角色,逐步融入学生中,从班级管理者转变为班级参与者,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接下来,教育工作者应避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分数来评判他们的优劣,因为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尽管小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思考技巧,但因为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感到不足。相反,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更为丰富,这样他们就能形成互补的优点,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并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实际的管理任务中,班主任需要擅长调整自己的角色,并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关注,让学生真正地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真正做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意识,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和改进。
二、开展主题班会工作,融入德育思想教育
在小学的重要阶段,班主任需要对学生们进行价值观的塑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班主任应该大力推行主题班会的教学方法,并且把德育的思想贯穿其中。这样,学生们就能自觉地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时事政治课上也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与社会相关的实例,与他们分享社会上优秀人物或模范的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正反两面的案例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理解社会不良行为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习社会上的优秀榜样,从而保持学生的积极态度。此外,教师也能够融入当前的情况与政策,激发学生对于有关学生购物或者社交媒体购物的新闻发表他们的看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各种小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代表来阐述小组讨论的成果。需要学生在塑造消费理念的过程中,确保他们的消费理念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年纪和心理状态,逐渐调整并指导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有效的班级管理的目标。
三、直观生动以媒体工具渗透德育信息
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法里,他们仅仅通过书面的方式来进行指导,并且遵循各项的班级规则。然而,如果持续这样的教育方法,可能导致学生们感到眼睛疲惫,甚至可能引发他们的反感情绪。所以,当小学班主任思考如何进行德育,如何在管理课堂的时候,有效使用新兴的数字化 IT,通过视觉和图像的形式呈现德育的相关知识,这样做对于小学生的吸收与学习非常有益。比如,当现在的小学班主任正在教育学生形成乐于助人、关怀他人的良好习惯时,他们可以通过播放一系列有益于他人的短片,从而让学生在欣赏这些短片的同时,体验到对他人的关怀和照顾带来的快乐。此外,针对学生在学习旅途中碰到的复杂且晦涩的概念,小学教师能够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把这些晦涩的概念变得形象、易懂,从而悄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四、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的关键环境,对于学校的课堂秩序来说,学生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需要积极推动家校合作,并且需要和学生的父母建立紧密的沟通,实时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和高效地进行学生的管理,使学生能够健康、愉快的发展。所以,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班主任需要定期举办家长会,增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分享如何妥善照顾学生的方法,达到家庭与学校的协同管理。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教育管理上达到一致,加强监督和教导,同时也可以及早察觉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比如,班主任能够通过微信向学生的父母传递前沿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利用生动的教学视频和照片来呈现学生在学校的实际状态。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家长更迅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增强他们对学生德育的认知,推动他们的个性成长。此外,父母也有能力即时察觉并制止学生的负面行为,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安慰,从而避免了无法逆转的结果。此刻,教师还能依据此时的表现,与父母分享学生此阶段的提升和缺点。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与家长的积极交流和协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指导和约束责任,并且还需要肩负起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将“人本观念”融入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可以促进管理观念的创新,满足新的课程标准的需求,同时,班级的管理效率也将得到显著地提高,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评估机制,根据学生的独特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教导,以便给予他们更大的关心与激励。教师需要和学生交替身份,以学生的成长为基础,实行公开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管理之中,增强他们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 刘玉斌 .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13):13-15.
[2] 高艳菊 . 刍议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人本观念”的有效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7):41.
[3] 朱新慧 . 胸中有人 , 眼中有生 , 手中有法——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人本理念 [J]. 小学时代(奥妙),202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