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新龙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课程教学效果与国家新形势下的要求存在差距。
在“新工科”与现代产业学院的新形势下,传统的理论课堂讲解 + 初步实验练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实践课程教学的效果。
(2)新形势下课程思政非常重要却在教学中融入不深。
在国家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都比较忽视非常重要的课程思政建设。
(3)新形势下教材教案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前沿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先选定教材,再拟定教案,再根据教材与教案进行授课,这样就会导致教学中讲授的都是一些很久以前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攻击手段,前沿的网络安全技术根本不会出现在教材和教案中,几乎不会在课堂中有所体现。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鉴于上述当前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改革和实现途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对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改革有推动作用,而且会促进计算机类专业及其它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意义包括:
(1)提高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能提高网络安全类课程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掌握扎实的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后,还能具备很强的专业工程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网络安全技术,才能有效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产业学院和“新工科”的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
(2)提高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在当前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中,网络安全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效果是非常必需的,防止培养出“黑客”、“灰客”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要在提高了网络安全类课程的思政效果下,能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让学生能体会到国家强大等优越感,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价值观的纯正,做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3)带领网络安全类课程的学生学习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前沿技术,提高学生自学前沿技术的能力
网络安全技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量子密码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种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紧跟网络安全前沿技术,才能确保教学过程中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又能掌握新形势下的前沿技术和理论,支撑学生将来能深入地参与到新形势下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行业的竞争和变革中去。教学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的前沿技术,把学习新技术当成一种习惯,为自主学习构建更广和更深的空间。
2. 研究与改革的内容
本课题组从分析本校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出发, 有针对性地提出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课题组已对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计划从网络安全类课程实践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学、前沿技术教学等方向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并逐步实现本校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优化甚至能全面符合“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网络安全行业特征等新形势的具体要求。
(1)新形势下学生的网络安全类课程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形势提出高校培养人才具体标准的核心是适应现代产业、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本课题拟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网络安全类课程的实践能力:
① 搭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平台
本项目已搭建新的高质量的实践课程教学平台,并在搭建过程中请课题组中主讲过网络安全类课程的教师提出实践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意见,提高实验教学平台的质量。
② 增加攻防技术互动教学
本课题在网络安全类课程的后期课程中增加攻防技术互动教学,实验教学中分组,一组为进攻方,一组为防守方,并互换角色,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③ 增加校企合作课程
企业是与产业前沿衔接最为紧密的,开展校企合作是工程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课题与国内网络安全业界的一些企业沟通,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开展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或者开展实习教学。
(2)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① 结合国家课程思政建设新形势,塑造网络安全类课程学生的三观,拒绝做“黑客”、“灰客”。
本课题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重点塑造学生的三观,并结合技术本身,讲解中国在互联网与网络安全中的优势,让学生体会到国家强大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党和国家赋予的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
② 结合国家颁布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新的政策与法规,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本课题组在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中对网络安全政策与法规按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律意识,防范网络安全事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3)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前沿技术教学改革;
网络安全技术更新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飞速向前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也是“伴生”技术,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随之带来相应的新的安全隐患,这就会导致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的滞后性,课程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对网络空间安全这个新工科的人才培养需求,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等更新也难以跟上网络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也难以围绕网络空间安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展开。本课题组在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中新增前沿技术的教学,比如讲到公钥密码体制时,可以引申讲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技术用的就是这种密码体制,这样才能符合网络安全行业特征和新工科的新形势要求。教学中也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以外的前沿技术,因为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就完全需要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廉龙颖 , 游海晖 , 宋春玉 , 高辉 , 王艳涛 .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05)
[2] 肖耿毅 . 工程教育视角下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改革创新路径探析 [J]. 教育观察 . 2020,9(22)
[3] 李攀攀 , 朱蓉 , 翟建宏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视域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08)
本项目获湖南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支持。
作者姬简介:李新龙(1987-9),男,教师,湖南省衡阳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